天气热了口渴,这里有不限量的凉白开;外面突然下雨,这里不仅能躲雨还能借雨伞;手机电量告急,这里还可以应急充电......这个集温暖与便利为一体的“好地方”,就是汉阳区新新社区“阳小驿”户外工作者驿站。该驿站临街且位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面积约140平方米,软硬件设施齐全,能够为忙碌在一线的辖区户外工作者提供舒心落脚点。

“自从社区‘阳小驿’设立以来,我们在工作间隙就可以来喝杯茶,充个电。最吸引我的是这里能给新能源汽车充电,以前要开到离家2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充电桩,现在家门口就能给爱车续航,真是方便舒心又省心。”家住新新人家的网约车司机柏先生说。在小区内,柏先生还是14栋2单元的楼栋长,今年以来他积极参加社区各项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获得不少志愿服务积分。“现在使用积分可以兑换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长,参加2个小时的志愿活动就可以多跑上百公里路,既能助人为乐还可以挣奶粉钱,何乐而不为呢!”柏先生的想法也是辖区众多网约车司机的切身感受。
除了利用常规资源“造福”辖区新就业群体,智能科技手段也能创新小区治理体系。去年新新社区“红色驿站”引进一批自主研发的智能小机器人,一年来小机器人处理的线上案件占线上案件总量的37.5%,极大提高服务居民的办事效率。“红色驿站”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到“阳小驿”呢?有了充足的经验和充分的准备,仅一周的时间,社区智能系统里就增添了新板面——“阳小驿”户外工作线上平台。“来到驿站喝杯水的时间就可以报事、说事还能参与社区活动,没有网络掉线,系统不稳定、手机电量不足等客观原因干扰。驿站里面网络也很好,不用担心错过订单。”外卖员高师傅说。

“像我都快60岁了,子女给我配的老年手机我都不会用,刚开始觉得自己肯定学不会使用这套智能设备,结果在驿站工作人员指导下,我居然学会了怎么上传居民建议到社区,还完成了工作问题的上报,这套设备使用起来真的很简单便捷。”环卫工人张师傅说。
户外工作者是基层治理的“受益者”,更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新新社区多措并举,扩充“江城小蜜蜂”、“汉阳微邻里”、“驿站说事”等“互联网+线下”平台资源,将“阳小驿”引进智慧平台元素,常态化发布各类党建活动安排、志愿服务信息,制定报事积分规则等激励机制,不断激发辖区户外工作者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活力。
(作者:敖楚昀 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