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网格长陈欢:社区点滴事 纸笔载深情

2022-08-26 09:18 袁媛 梁思源 敖楚昀  

党建

党建

初次见到陈欢,身穿蓝色的小马甲,拿着厚厚的日记本,说话细声细气,通过介绍才知道她是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社区的网格长。“玫瑰园东村4号的王婆婆是社区在册低保户,昨天晚上打电话说家里水管坏了,今天帮她联系了水电师傅上门维修;玫瑰园东村21号的独居老人刘爹爹身体抱恙,记性也不太好,8月27号要提醒他去医院做定期检查……”说起网格内居民情况,陈欢都能从日记本中迅速找到“答案”,她在日记里抒写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大小故事,也记录着自己与这份工作的“不解之缘”。

从物业工作者到社区网格长,她与社区工作因“疫”结缘

“2020年新冠疫情初起时,我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经常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身边的同事和家人给了我足够的温暖和支持。”陈欢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她开始写一些零散的日记,最初只是想记录这段难忘的经历,后来逐渐把写日记当成一种精神寄托,最后成为了一种习惯。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欢在网上看到汉阳区招聘社区工作者的信息,便报名参加应聘。应聘通过后,2021年1月陈欢被分配到十里铺社区担任网格长,在这里正式开启了她的网格长生涯。


十里铺社区网格长陈欢正在书写网格日记

事无巨细做好网格服务,本不离手记录民生民情

陈欢负责的网格区域面积大,老年人居多,居住较为分散。为了服务好网格内925户、1100余名居民,陈欢坚持每天网格走访,奔走在各个小区之间。街头巷尾,楼上楼下,给高龄老人买药送药、为行动不便的群体买菜送菜、安全巡逻、政策宣讲……陈欢为人热情、工作耐心,居民逐渐开始信任她,“小陈”、“小丫头”的称呼一点点的多起来,遇到大大小小的事也愿意找她帮忙。

和居民熟络起来后,陈欢发动楼栋党小组长、下沉党员、社区志愿者、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家庭矛盾纠纷调节队、社区治安环境巡防队等多支红色工作队,服务范围覆盖党建、物业、民调、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网格工作实现了从“一个人”单干转变成“一群人”帮着干。

“在工作中她几乎是本、笔不离手,就连和居民唠家常时也不忘随手记录居民反映的问题。”提起网格长陈欢,十里铺社区党委书记王维萍印象深刻。

十里铺社区网格长陈欢入户调解居民矛盾

陈欢在网格巡查中看到玫瑰园东村7楼的黎爹爹拎着大包小包的蔬菜,便主动上前帮忙,并询问老人最近的生活状况。在交谈中陈欢得知黎爹爹家里的阳台屋顶一到下雨天就漏水,而楼上常年无人居住,物业也联系不上其房主,漏水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陈欢当即拿出日记本记录下黎爹爹所反应的情况。网格巡查结束后,陈欢发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社区网格微信群里咨询到了黎爹爹楼上业主佘先生的联系方式。与佘先生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后,佘先生同意陈欢和维修师傅入户查找楼下住户阳台天花板渗水的原因。

原来,佘先生家里没封阳台,并且阳台的下水管道堵塞了。每逢刮风下雨都会有雨水飘进屋里,久而久之雨水侵蚀阳台地砖缝隙渗入楼下。查明原因后,陈欢再次联系佘先生建议他封阳台,不料佘先生对此很是抗拒。于是陈欢邀请佘先生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从封阳台能够阻隔灰尘、减轻风蚀和水蚀、增加居室安全保障等角度出发,面对面为其宣讲封阳台的好处。最后,佘先生同意封阳台,并让施工师傅挖开漏水地面再做一道防水层,确保楼下住户不再受到室内渗水困扰。

“因为这件事,黎师傅老两口专程来到社区,要找一个拿着红色本子的小丫头当面表示感谢,当时我就猜到他们说的是陈欢。”王维萍说。

陈欢手中翻过无数遍的日记本,封皮已经破损,内页略微泛黄。担任社区网格长一年半时间以来,陈欢的2个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爬满文字,用笔划去的一行行流动人口,改过的一遍遍电话号码,还有她写在日记里的每一份心得体会,无一不展现出她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认真。

“日记纸短,社区情长,这本网格日记,我还将继续书写下去。”陈欢表示,虽然手机、网络的发展让交流互动更加方便快捷,平时也经常在网上发布通知、回复居民各种信息,但是在与居民面对面相处的时候,还是习惯用笔和纸去记录居民反映的情况和自己的工作思考。

(作者:袁媛 梁思源 敖楚昀)


初次见到陈欢,身穿蓝色的小马甲,拿着厚厚的日记本,说话细声细气,通过介绍才知道她是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社区的网格长。“玫瑰园东村4号的王婆婆是社区在册低保户,昨天晚上打电话说家里水管坏了,今天帮她联系了水电师傅上门维修;玫瑰园东村21号的独居老人刘爹爹身体抱恙,记性也不太好,8月27号要提醒他去医院做定期检查……”说起网格内居民情况,陈欢都能从日记本中迅速找到“答案”,她在日记里抒写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大小故事,也记录着自己与这份工作的“不解之缘”。

从物业工作者到社区网格长,她与社区工作因“疫”结缘

“2020年新冠疫情初起时,我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经常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身边的同事和家人给了我足够的温暖和支持。”陈欢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她开始写一些零散的日记,最初只是想记录这段难忘的经历,后来逐渐把写日记当成一种精神寄托,最后成为了一种习惯。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欢在网上看到汉阳区招聘社区工作者的信息,便报名参加应聘。应聘通过后,2021年1月陈欢被分配到十里铺社区担任网格长,在这里正式开启了她的网格长生涯。


十里铺社区网格长陈欢正在书写网格日记

事无巨细做好网格服务,本不离手记录民生民情

陈欢负责的网格区域面积大,老年人居多,居住较为分散。为了服务好网格内925户、1100余名居民,陈欢坚持每天网格走访,奔走在各个小区之间。街头巷尾,楼上楼下,给高龄老人买药送药、为行动不便的群体买菜送菜、安全巡逻、政策宣讲……陈欢为人热情、工作耐心,居民逐渐开始信任她,“小陈”、“小丫头”的称呼一点点的多起来,遇到大大小小的事也愿意找她帮忙。

和居民熟络起来后,陈欢发动楼栋党小组长、下沉党员、社区志愿者、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家庭矛盾纠纷调节队、社区治安环境巡防队等多支红色工作队,服务范围覆盖党建、物业、民调、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网格工作实现了从“一个人”单干转变成“一群人”帮着干。

“在工作中她几乎是本、笔不离手,就连和居民唠家常时也不忘随手记录居民反映的问题。”提起网格长陈欢,十里铺社区党委书记王维萍印象深刻。

十里铺社区网格长陈欢入户调解居民矛盾

陈欢在网格巡查中看到玫瑰园东村7楼的黎爹爹拎着大包小包的蔬菜,便主动上前帮忙,并询问老人最近的生活状况。在交谈中陈欢得知黎爹爹家里的阳台屋顶一到下雨天就漏水,而楼上常年无人居住,物业也联系不上其房主,漏水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陈欢当即拿出日记本记录下黎爹爹所反应的情况。网格巡查结束后,陈欢发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社区网格微信群里咨询到了黎爹爹楼上业主佘先生的联系方式。与佘先生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后,佘先生同意陈欢和维修师傅入户查找楼下住户阳台天花板渗水的原因。

原来,佘先生家里没封阳台,并且阳台的下水管道堵塞了。每逢刮风下雨都会有雨水飘进屋里,久而久之雨水侵蚀阳台地砖缝隙渗入楼下。查明原因后,陈欢再次联系佘先生建议他封阳台,不料佘先生对此很是抗拒。于是陈欢邀请佘先生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从封阳台能够阻隔灰尘、减轻风蚀和水蚀、增加居室安全保障等角度出发,面对面为其宣讲封阳台的好处。最后,佘先生同意封阳台,并让施工师傅挖开漏水地面再做一道防水层,确保楼下住户不再受到室内渗水困扰。

“因为这件事,黎师傅老两口专程来到社区,要找一个拿着红色本子的小丫头当面表示感谢,当时我就猜到他们说的是陈欢。”王维萍说。

陈欢手中翻过无数遍的日记本,封皮已经破损,内页略微泛黄。担任社区网格长一年半时间以来,陈欢的2个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爬满文字,用笔划去的一行行流动人口,改过的一遍遍电话号码,还有她写在日记里的每一份心得体会,无一不展现出她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认真。

“日记纸短,社区情长,这本网格日记,我还将继续书写下去。”陈欢表示,虽然手机、网络的发展让交流互动更加方便快捷,平时也经常在网上发布通知、回复居民各种信息,但是在与居民面对面相处的时候,还是习惯用笔和纸去记录居民反映的情况和自己的工作思考。

(作者:袁媛 梁思源 敖楚昀)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