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汉阳画卷,只此青绿

2022-10-12 17:03 汉阳区融媒体中心  

汉阳

十月秋阳,暖暖洋洋,经常在墨水湖绿道跑步的赵女士倍感惬意,看着碧水绿荫,呼吸清新空气,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坐拥十山,臂揽六湖”, 汉阳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由“十三五”期间的182天上升到现在的305天,整体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系统治理、生态修复、综合利用......近年来,汉阳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如今生活在汉阳,随时随地都能邂逅一片绿意盎然,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意栖居的幸福生活。






363.8公顷水域,23.7公里岸线,墨水湖是汉阳区第一大湖泊,通过截污清淤、排口初期雨水及面源污染治理、水体提质及生态修复等工程,目前墨水湖水质稳定在五类水质标准。



△ 墨水湖水清岸绿


近年来,汉阳区制定了《汉阳区湖泊排口整治方案》,先后实施了汉阳区社区雨污分流改造(一期、二期、三期)和汉阳区雨污混接改造等工程,对龙阳湖、墨水湖周边区域以及钟家村周边区域老旧社区雨污分流混错接改造,制定河湖治理保护与管控的行动路线图。 同时积极展开日常监察、现场检查、专项行动等监管工作,从源头确保无污水入湖。


△ 秋日的墨水湖水质清澈、碧空如洗


目前,辖区整体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长江、汉江断面,莲花湖、月湖、墨水湖、龙阳湖水质稳定达标,港渠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流动性显著增强。


△ 月湖风景如画,绝佳的自然风光吸引众人打卡


治水也要治山。2014年,汉阳启动了米粮山、仙女山、汤山等山体生态修复工作,米粮山通过坡面客土喷播、坡脚种植等技术手段增加植被覆盖,修复山体裸露坡面和坡脚周围延伸区域80余亩。



仙女山通过缓坡栽植、客土喷播和板槽修复等方式,完成修复面积约115亩,并利用山体开采形成的深坑,消纳了30万立方米的建筑弃土。既解决了城市建设弃土无处安放的窘境,又解决了环境治理的成本消耗。




“十三五”以来,汉阳区全面开展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加强重点扬尘源管理,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年度空气优良率节节攀升,汉阳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蓝天保卫战让汉阳的天际线更加靓丽


相关数据显示,汉阳城区2020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30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85.9%。PM10年平均浓度为56μg/m3,比2015年下降46.2%;PM2.5年平均浓度为33μg/m3,比2015年下降52.2%。



△工地设置智能喷淋和炮雾机进行有效降尘


市生态环境局汉阳区分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汉阳区锲而不舍紧盯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投入300余万元建设“智慧工地”监控平台,将全区121个在建工地全部接入平台,实现实时监控,为有效降低扬尘污染提供了设备保障。对渣土车实行一车一证准运制,运营车辆实行全覆盖净车出门。

同时,汉阳区大力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执法,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70余家;完成干洗机封闭式改造40余台、安装VOCs吸附装置21家、燃煤锅炉改造197台、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20台;淘汰老旧车辆2000余台,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38座。




每天早晚,位于汉阳琴台大道与华园路交会处的张之洞体育公园热闹非凡,前来健身、遛娃、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


△从荒废地块脱胎而成的张之洞体育公园


“以前这里就是臭水沟,附近长满了杂草,一到夏天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开窗,实在苦不堪言。”张之洞体育公园位于琴台大道与华园路交汇处,原是汉阳炼钢厂的冷却池。

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强力督办下,这座占地5万平方米的公园,从过去的一片荒地脱胎而来变绿地,一座人民喜爱的公园在此诞生。


△家长和孩子在张之洞体育公园玩乐


公园建成后,周边数十万居民点赞认可。开园1年来,已累计接待超过100万人次游客,公园好评率超过95%,还荣获2021年度全国“最佳智慧体育公园”称号。


△向阳体育公园,园内含4片露天足球场、4片标准篮球场、11片标准羽毛球场及室内恒温游泳池


市生态环境局汉阳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之洞公园的建设模式已经在汉阳进行复制推广,随着向阳体育公园、四新体育公园、知音体育公园等一批公园的建设投用,汉阳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月秋阳,暖暖洋洋,经常在墨水湖绿道跑步的赵女士倍感惬意,看着碧水绿荫,呼吸清新空气,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坐拥十山,臂揽六湖”, 汉阳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由“十三五”期间的182天上升到现在的305天,整体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系统治理、生态修复、综合利用......近年来,汉阳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如今生活在汉阳,随时随地都能邂逅一片绿意盎然,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意栖居的幸福生活。






363.8公顷水域,23.7公里岸线,墨水湖是汉阳区第一大湖泊,通过截污清淤、排口初期雨水及面源污染治理、水体提质及生态修复等工程,目前墨水湖水质稳定在五类水质标准。



△ 墨水湖水清岸绿


近年来,汉阳区制定了《汉阳区湖泊排口整治方案》,先后实施了汉阳区社区雨污分流改造(一期、二期、三期)和汉阳区雨污混接改造等工程,对龙阳湖、墨水湖周边区域以及钟家村周边区域老旧社区雨污分流混错接改造,制定河湖治理保护与管控的行动路线图。 同时积极展开日常监察、现场检查、专项行动等监管工作,从源头确保无污水入湖。


△ 秋日的墨水湖水质清澈、碧空如洗


目前,辖区整体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长江、汉江断面,莲花湖、月湖、墨水湖、龙阳湖水质稳定达标,港渠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流动性显著增强。


△ 月湖风景如画,绝佳的自然风光吸引众人打卡


治水也要治山。2014年,汉阳启动了米粮山、仙女山、汤山等山体生态修复工作,米粮山通过坡面客土喷播、坡脚种植等技术手段增加植被覆盖,修复山体裸露坡面和坡脚周围延伸区域80余亩。



仙女山通过缓坡栽植、客土喷播和板槽修复等方式,完成修复面积约115亩,并利用山体开采形成的深坑,消纳了30万立方米的建筑弃土。既解决了城市建设弃土无处安放的窘境,又解决了环境治理的成本消耗。




“十三五”以来,汉阳区全面开展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加强重点扬尘源管理,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年度空气优良率节节攀升,汉阳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蓝天保卫战让汉阳的天际线更加靓丽


相关数据显示,汉阳城区2020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30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85.9%。PM10年平均浓度为56μg/m3,比2015年下降46.2%;PM2.5年平均浓度为33μg/m3,比2015年下降52.2%。



△工地设置智能喷淋和炮雾机进行有效降尘


市生态环境局汉阳区分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汉阳区锲而不舍紧盯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投入300余万元建设“智慧工地”监控平台,将全区121个在建工地全部接入平台,实现实时监控,为有效降低扬尘污染提供了设备保障。对渣土车实行一车一证准运制,运营车辆实行全覆盖净车出门。

同时,汉阳区大力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执法,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70余家;完成干洗机封闭式改造40余台、安装VOCs吸附装置21家、燃煤锅炉改造197台、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20台;淘汰老旧车辆2000余台,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38座。




每天早晚,位于汉阳琴台大道与华园路交会处的张之洞体育公园热闹非凡,前来健身、遛娃、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


△从荒废地块脱胎而成的张之洞体育公园


“以前这里就是臭水沟,附近长满了杂草,一到夏天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开窗,实在苦不堪言。”张之洞体育公园位于琴台大道与华园路交汇处,原是汉阳炼钢厂的冷却池。

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强力督办下,这座占地5万平方米的公园,从过去的一片荒地脱胎而来变绿地,一座人民喜爱的公园在此诞生。


△家长和孩子在张之洞体育公园玩乐


公园建成后,周边数十万居民点赞认可。开园1年来,已累计接待超过100万人次游客,公园好评率超过95%,还荣获2021年度全国“最佳智慧体育公园”称号。


△向阳体育公园,园内含4片露天足球场、4片标准篮球场、11片标准羽毛球场及室内恒温游泳池


市生态环境局汉阳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之洞公园的建设模式已经在汉阳进行复制推广,随着向阳体育公园、四新体育公园、知音体育公园等一批公园的建设投用,汉阳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