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墙体鼓包渗水……” “马上解决!”

2022-10-24 11:23 汉阳区融媒体中心  

党建

党建

新城春天里小区外墙上还吊着施工的吊篮,粉刷一新的外墙平整光滑。这些天,八旬居民肖秀运每天都会去查看施工情况,“我以前搞过建筑,水泥怎么配我懂一点,所以就每天来看看!”

图片


位于汉阳区江堤街道江欣苑社区的这个小区,外墙鼓包渗水问题已有8年了,长期小修小补,却不能根治问题。今年3月,居民们通过挂在小区门口的“民情民意联系点”牌子扫码加上了市人大代表刘思桥的微信。接下来半年里,三级人大代表携手居民,解除了这个“心头之患”。

小区门口挂上微信二维码




“思桥代表,你好!我想反映我们小区居民楼外墙的鼓包渗水问题!”3月30日,小区居民邓进看见小区门口新挂了个金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市人大代表刘思桥”,旁边还附了一个二维码。他抱着试试的态度扫了一下,添加了微信好友后,他向刘思桥反映这个问题。

图片


刘思桥通过微信好友申请、了解情况,并去现场查看


当天,还有5位业主也加了刘思桥的微信,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在小区住了9年的小区党支部书记王红伟说:“渗水还是小事。刮大风的时候,外墙材料挂在墙上摆!”


居民何国华说,房屋在保修期内的时候,开发商修过一次,但后来又裂了。现在过了保修期,谁来修、用什么资金、如何申请使用,这些问题,光靠几个业主的力量短时间内难以捋清头绪。


4月4日,刘思桥在小区看了一圈,16栋楼的墙面都有鼓包现象。

图片


3天后,刘思桥联系了省人大代表、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和区人大代表杜辉,把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业主代表组织到一起,在选民接待会上研究解决办法。

居民主动承担跑手续工作




16栋楼的外墙都要修,总面积巨大,资金缺口也很大。会上,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可以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和小区经营性公共收益加在一起用,保障资金充足。


然而,要完成申请,需要以业委会为申请主体,并同时征得业主代表、物业、社区和房管局共五方的同意,缺一不可。


图片

图片

墙皮脱落和墙体鼓包现象严重
“我来吧,你们白天都还要上班,我有时间。”居民何国华主动承担了最麻烦的跑前期相关手续的工作。整个4月份,他都骑着电动车在这几方之间回转。“不怕搞不成。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给代表发微信!”他说。


图片


最波折的是物业公司这一方。因为公司的公章在总部,何国华为了一个公司公章跑了好多次。



5月初,前期相关手续终于备齐全了,维修工作见到了曙光。业委会很快在三级代表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公开招标施工方。9月6日,在公开招标中胜出的施工方正式进场。


群众“天天碰、周周评”参与整修




开工那天,小区就在江欣苑社区支持下成立了5人监督委员会,由热心且有一些技能的居民组成社区监理师、监督师、会计师等。有建筑行业经验的肖秀运就是其中一员。他自愿承担起社区监督师的职责,还把施工用的水泥袋子留做样本带回家。


9月底,施工方负责人找到监委会反映:他们发现墙面鼓包问题远比勘测时要严重,一动掉一片。已经整修好的4栋和5栋预算超了近一倍。照这样下去,预算怕不够。

图片

10月17日,在监委会和施工方的碰头会上,肖秀运提出:“按合同办事,做好记录。”他建议施工方把每日的工作量用拍照等形式记录下来,集中向监委会反映。多做了、少做了,大家心里都有个数,按合同规规矩矩地把事做好,把钱花在刃上。



胡明荣介绍,小区建立了群众“天天碰、周周评”制度,进度、质量、效果每周都碰一次。“代表‘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也由选民群众说了算。好的建议都形成‘草根经验’,就地结成管理公约。”


图片

目前部分外墙已改造完成

“群众天天看,我也天天看。9点看一次,下午4点再看一次。”肖秀运说,“人大代表给我们开了头,把最难的环节‘撬’动了,我们居民也有力量,有信心把外墙彻底弄好。”


小区外墙施工目前有序进行,预计今年底可全部完工。


新城春天里小区外墙上还吊着施工的吊篮,粉刷一新的外墙平整光滑。这些天,八旬居民肖秀运每天都会去查看施工情况,“我以前搞过建筑,水泥怎么配我懂一点,所以就每天来看看!”

图片


位于汉阳区江堤街道江欣苑社区的这个小区,外墙鼓包渗水问题已有8年了,长期小修小补,却不能根治问题。今年3月,居民们通过挂在小区门口的“民情民意联系点”牌子扫码加上了市人大代表刘思桥的微信。接下来半年里,三级人大代表携手居民,解除了这个“心头之患”。

小区门口挂上微信二维码




“思桥代表,你好!我想反映我们小区居民楼外墙的鼓包渗水问题!”3月30日,小区居民邓进看见小区门口新挂了个金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市人大代表刘思桥”,旁边还附了一个二维码。他抱着试试的态度扫了一下,添加了微信好友后,他向刘思桥反映这个问题。

图片


刘思桥通过微信好友申请、了解情况,并去现场查看


当天,还有5位业主也加了刘思桥的微信,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在小区住了9年的小区党支部书记王红伟说:“渗水还是小事。刮大风的时候,外墙材料挂在墙上摆!”


居民何国华说,房屋在保修期内的时候,开发商修过一次,但后来又裂了。现在过了保修期,谁来修、用什么资金、如何申请使用,这些问题,光靠几个业主的力量短时间内难以捋清头绪。


4月4日,刘思桥在小区看了一圈,16栋楼的墙面都有鼓包现象。

图片


3天后,刘思桥联系了省人大代表、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和区人大代表杜辉,把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业主代表组织到一起,在选民接待会上研究解决办法。

居民主动承担跑手续工作




16栋楼的外墙都要修,总面积巨大,资金缺口也很大。会上,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可以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和小区经营性公共收益加在一起用,保障资金充足。


然而,要完成申请,需要以业委会为申请主体,并同时征得业主代表、物业、社区和房管局共五方的同意,缺一不可。


图片

图片

墙皮脱落和墙体鼓包现象严重
“我来吧,你们白天都还要上班,我有时间。”居民何国华主动承担了最麻烦的跑前期相关手续的工作。整个4月份,他都骑着电动车在这几方之间回转。“不怕搞不成。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给代表发微信!”他说。


图片


最波折的是物业公司这一方。因为公司的公章在总部,何国华为了一个公司公章跑了好多次。



5月初,前期相关手续终于备齐全了,维修工作见到了曙光。业委会很快在三级代表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公开招标施工方。9月6日,在公开招标中胜出的施工方正式进场。


群众“天天碰、周周评”参与整修




开工那天,小区就在江欣苑社区支持下成立了5人监督委员会,由热心且有一些技能的居民组成社区监理师、监督师、会计师等。有建筑行业经验的肖秀运就是其中一员。他自愿承担起社区监督师的职责,还把施工用的水泥袋子留做样本带回家。


9月底,施工方负责人找到监委会反映:他们发现墙面鼓包问题远比勘测时要严重,一动掉一片。已经整修好的4栋和5栋预算超了近一倍。照这样下去,预算怕不够。

图片

10月17日,在监委会和施工方的碰头会上,肖秀运提出:“按合同办事,做好记录。”他建议施工方把每日的工作量用拍照等形式记录下来,集中向监委会反映。多做了、少做了,大家心里都有个数,按合同规规矩矩地把事做好,把钱花在刃上。



胡明荣介绍,小区建立了群众“天天碰、周周评”制度,进度、质量、效果每周都碰一次。“代表‘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也由选民群众说了算。好的建议都形成‘草根经验’,就地结成管理公约。”


图片

目前部分外墙已改造完成

“群众天天看,我也天天看。9点看一次,下午4点再看一次。”肖秀运说,“人大代表给我们开了头,把最难的环节‘撬’动了,我们居民也有力量,有信心把外墙彻底弄好。”


小区外墙施工目前有序进行,预计今年底可全部完工。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