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车棚不仅容量大,里面还有公用充电桩,几块钱就能充一次电,不充电也能免费停车,真是方便实惠又贴心。”望着楼下新建的电动车充电车棚,家住汉阳区四台社区翠堤锦江小区的居民刘女士赞不绝口。

汉阳区翠堤锦江小区内新建的电动车充电车棚
据悉,翠堤锦江小区是还建小区,周围一带没有公交站台,离地铁口距离也比较远,所以不少家庭购买了电动车作为日常代步工具。“小区交付时没有规划电动车停放位置,更别说配备充电桩,大家就把电动车摆放在楼道里。”四台社区网格长陈旋说,部分居民把电动车推上楼充电,甚至在楼道内“飞线充电”。这样一来,不仅侵占公共空间,还存在严重火灾隐患。
“微议事”立项,小区决策共谋
近年来,随着小区入住率提升,电动车数量水涨船高,停车和充电成为居民最实际、最迫切的需求。再加上电动车在楼道内着火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居民对电动车充电安全的关注度持续升高。为此,四台社区党总支班子牵头,经物业公司、居民小组、居民代表共同商议,决定在小区内增设电动车车棚。
汉阳区四台社区召开议事会
“微行动”结果,小区发展共建
项目确立后,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谁来出钱?建在哪里?在社区积极协调下,小区开发商武汉市永投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40余万项目资金;物业公司给出小区整体规划图;社区网格长、楼栋党小组长、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实地走访考察,广泛征集意见,计划在居民楼旁边长期空置的停车位基础上进行改建。

在长期空置的停车位上安装电动车车棚
征得居民同意后,小区内12栋居民楼楼前装上了固定停车棚,总面积约达1200平方米。平均每个车棚能够容纳50辆左右的非机动车和电动车,满足1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微队伍”护航,小区建设共管
车棚正式投入使用后,楼道“容貌”明显改观,居民感觉像换了新家,也想方设法来维护秩序。除了物业公司安排专人定期维保、社区网格长日常巡查电动车车棚以外,小区内还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居民志愿者、电动车车主组成的“电动车自查自纠志愿队”,协助开展入户宣传政策、引导文明有序停车等志愿服务。

“电动车自查自纠志愿队”引导居民文明停车
“微积分”兑换,小区效果共评
为了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社区推出积分奖励长效机制:给诸如环境整治、政策宣传、心理辅导、矛盾调解等小区服务设置相应基础分,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次数以及突出表现作为加分指标,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兑换盐、油、大米、口罩等日用品。同时,动员小区居民对电动车车棚建设项目实效进行评价和反馈,掀起了 “人人都做参与者、人人都当监督员”的热潮。
志愿者开展各类小区服务
“微服务”延展,小区成果共享
“小区共同缔造是一曲大合唱,居民群众才是主角,此次改造从立项到落地,再到形成民众自治的良性循环,就是一次生动的实践。”四台社区党总支书记彭姣表示,下一步社区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延长民生服务线,拓展资源服务链,带领居民共享小区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