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江而立,伴水而生
从“堤边渔乡”变“建造之都”
十年奋楫,脱胎换骨
十年笃行,日新月异
工程设计建造直指千亿
数字地理信息落地生花
现代服务业引领生活潮流
......
江堤街道以“改天换地”的决心
成就“翻天覆地”的巨变
魅力新城,振翅腾飞
上桥,过江,是武汉人的日常。在武汉,谈到工程设计建造,最响当当的一定是“造桥”。武汉长江上横卧的12座大桥中,11座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身影——中铁大桥局。


“一马当先”引来“万马奔腾”,除了中铁大桥局,沿着四新大道向西延展,“主力军”湖北交投、“排头兵”光明中心、“核老大”中核二二等工程设计与建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此扎根。
△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入驻汉阳四新大道标志性双塔建筑湖北国展中心东塔。西塔光明中心拟打造工程设计建造产业的企业集群,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入驻。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15家工程设计建造企业落户聚集,成功打造全市首个工程建造类设计之都示范园,千亿产业大道逐步成形。龙头企业强强联合,产业集聚正在迸发出更加澎湃的发展动力。
今年7月,湖北省交投集团倾心打造的交通智慧“大脑”——全省首个智慧交通研究院落成、中铁大桥局集团成立院士工作站,“建造之都”开启全新加速奔跑之路。
△湖北省智慧交通研究院是省交投集团倾心打造的交通智慧“大脑”,是湖北首个专门从事智慧交通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
△工程设计与建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在街区内落地生根,1000亿级产业大道逐步成型。
百年前,汉阳铁厂淬炼炫目的钢花,“汉阳造“从此声名远扬。现如今,以工程设计建造为代表的“新汉阳造”已经成了“超级工程”的代名词,千亿产业集群在江堤硬核生长。

2022年7月,武汉智慧地理信息产业园在华发国际企业大厦成立,并启动湖北省卫星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建设,率先摁下“数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加速键。

△2022年7月5日,武汉智慧地理信息产业园开园,湖北省卫星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建设在汉阳启动。
截至目前,园区入驻高新技术企业18家,业态涵盖了地理信息产业、建筑工程、科技互联网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其中,泽塔云、易米景等8家地信领军企业的入驻,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之翼。

“去年下半年,总部从北京搬迁到汉阳后,截至2022年,公司营收增长率达55%…”泽塔云,这个超融合云计算领域的“技术先锋”企业在地理信息产业大楼——华发国际企业大厦蓬勃发展。


△2021年,“两院四中心”之一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落地。
如今, 随着泽塔云引领的国家超算长江分中心成立,“两院四中心”之一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落定,一条数字经济地理信息产业的细分赛道逐渐形成“气候”,地理信息产业链在江堤逐步成型,地理信息产业园也初具规模。
改天换地,江堤到底靠什么?
靠的是敢想敢做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劲,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闯劲。
如今的江堤,新产业、新业态百花齐放,万家灯火依次点亮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山姆会员店(效果图)。
去年11月,总投资24.3亿元的山姆旗舰店项目落子连通港路,消息一出,万众瞩目。汉阳人的第一个山姆旗舰店,预计2023年年底开放。届时,将成为汉阳又一打卡新地标。

几个街区之隔,四新大道和江城大道交汇处东南角,总投资约20亿的湖北交投实业总部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预计将于2024年6月完工后搬迁入驻。

△向阳教育产业园(效果图),建成后江堤街道的优质教育版图将继续扩容。
而在连通港路与杨泗港快速通道交汇的东南角,110亩的产业用地未来计划建设一站式教育产业园,最大就读人数3360人,江堤街道的优质教育版图将继续扩容。

此外,四新北路与子期路交汇处,一万余平方米的产业用地将新建武汉市邮政综合大楼,目前已经在开工阶段。
△俯瞰江堤街道,全景。
以城聚产,以产兴城。大大小小的产业如点点星火,高浓度聚集在江堤街道,慢慢形成燎原之势。
撤乡改街,破堤引企......
曾经的淳朴渔村,以一方水土,为生灵织就烟火俗梦;如今的魅力新城,怀渔人风骨,成就“翻天覆地”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