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必要且重要!疾控再次提示(附汉阳最新点位)

2022-11-22 10:02 汉阳区融媒体中心  

民生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死亡的比例较高。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在防重症、防死亡方面效果明显,对防感染也是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针接种率非常必要和迫切。

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还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加强针的老人们,快快安排起来,给自己多一层保护,让家人多一份放心。

1.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

加强免疫接种?

老年人应该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并且十分必要。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是低于年轻人的,而且所有的人群在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老年人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下降得比较快,保护效力随时间延长也在降低,同时,老年人也是重症和死亡高风险人群。


因此,老年朋友们不仅要加快疫苗的接种,还要适时、尽快接种加强针。已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2.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临床试验证明,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从目前国内外疫苗接种的真实世界情况来看,慢性疾病并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正是因为有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没有接种疫苗加强针,那么发生重症甚至引起死亡的风险更高,所以比其他人更需要接种疫苗。


目前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这些慢性病患者,只要健康状况是稳定的,药物控制是良好的,均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3.在偏远农村不外出的

失能、半失能、独居老年人

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农村尤其是偏僻的农村,医疗救治条件较差,感染后重症、病死风险较高,接种疫苗是最好的保护措施。不外出不代表不会接触到病毒,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交通更加便利、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任何地方都不是一个与病毒隔绝的地方。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大幅度增加,加上病毒的变异,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老年人即使在家中不出门,亲朋好友等外来人员都可能把感染风险带到他们身边,给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带来巨大感染风险。


因此,只有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包括疫苗加强针的接种率提升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群自身造成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4.哪些情况下

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有以下几种情况建议作为接种禁忌:


一是以前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比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


二是因各种疾病正处于发热阶段,比如正发生流感、肺炎或者其他疾病等。


三是一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比如肿瘤患者正在做化疗,高血压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危象,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正在发作。四是因各种严重疾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阶段。


专家呼吁:只有提高和加强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才能大幅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接种,还应在完成全程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

░░  ░░  ░░  ░░  ░░

新冠疫苗接种

汉阳更新的点位看这里↓↓↓

附:汉阳区新冠疫苗接种门诊

信息一览表

(▼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


其中,武汉市第五医院、汉阳医院、中医院汉阳分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4家综合性医院为我区70岁以上老年人定点接种单位


老年人接种疫苗注意这些事项

老年人患有常见慢性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能接种吗?杨小兵介绍,根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果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160/100mmHg,可以接种。


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可以接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咳喘,可以接种。


老年人群接种前,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体和疾病情况告知预检登记的医务人员,由医务人员评估能否接种。


接种后,一定要按照接种门诊工作人员指引,留观30分钟,若发生不良反应,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处置。


回家后,尤其是3天内,建议老年人密切关注自己身体情况,如有不适,请及时联系接种门诊医务人员,若情况持续进展,应第一时间就医。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死亡的比例较高。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在防重症、防死亡方面效果明显,对防感染也是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针接种率非常必要和迫切。

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还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加强针的老人们,快快安排起来,给自己多一层保护,让家人多一份放心。

1.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

加强免疫接种?

老年人应该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并且十分必要。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是低于年轻人的,而且所有的人群在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老年人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下降得比较快,保护效力随时间延长也在降低,同时,老年人也是重症和死亡高风险人群。


因此,老年朋友们不仅要加快疫苗的接种,还要适时、尽快接种加强针。已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2.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临床试验证明,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从目前国内外疫苗接种的真实世界情况来看,慢性疾病并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正是因为有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没有接种疫苗加强针,那么发生重症甚至引起死亡的风险更高,所以比其他人更需要接种疫苗。


目前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这些慢性病患者,只要健康状况是稳定的,药物控制是良好的,均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3.在偏远农村不外出的

失能、半失能、独居老年人

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农村尤其是偏僻的农村,医疗救治条件较差,感染后重症、病死风险较高,接种疫苗是最好的保护措施。不外出不代表不会接触到病毒,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交通更加便利、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任何地方都不是一个与病毒隔绝的地方。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大幅度增加,加上病毒的变异,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老年人即使在家中不出门,亲朋好友等外来人员都可能把感染风险带到他们身边,给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带来巨大感染风险。


因此,只有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包括疫苗加强针的接种率提升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群自身造成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4.哪些情况下

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有以下几种情况建议作为接种禁忌:


一是以前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比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


二是因各种疾病正处于发热阶段,比如正发生流感、肺炎或者其他疾病等。


三是一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比如肿瘤患者正在做化疗,高血压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危象,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正在发作。四是因各种严重疾病生命已经进入终末阶段。


专家呼吁:只有提高和加强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才能大幅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接种,还应在完成全程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

░░  ░░  ░░  ░░  ░░

新冠疫苗接种

汉阳更新的点位看这里↓↓↓

附:汉阳区新冠疫苗接种门诊

信息一览表

(▼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


其中,武汉市第五医院、汉阳医院、中医院汉阳分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4家综合性医院为我区70岁以上老年人定点接种单位


老年人接种疫苗注意这些事项

老年人患有常见慢性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能接种吗?杨小兵介绍,根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果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160/100mmHg,可以接种。


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可以接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咳喘,可以接种。


老年人群接种前,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体和疾病情况告知预检登记的医务人员,由医务人员评估能否接种。


接种后,一定要按照接种门诊工作人员指引,留观30分钟,若发生不良反应,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处置。


回家后,尤其是3天内,建议老年人密切关注自己身体情况,如有不适,请及时联系接种门诊医务人员,若情况持续进展,应第一时间就医。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