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和谐稳定,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关键所在。
立足新时代,汉阳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12月底,汉阳“两会”召开,人大“一号议案”、政协建议案不约而同聚焦基层社会治理。近段时间以来,针对社区治理,汉阳区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联动多方力量推进社区发展,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区健康跑 跑出居民凝聚力
新年第一天,琴断口街星火社区十里新城小区的居民呼朋唤友,在园区进行一年一度的迎新春健康长跑活动。少儿组、成人组、老年组分别佩戴不同颜色的号码牌,先后开跑,这样的活动已经坚持了3年,居民们用脚步记录小区的变化,在奔跑中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奔向共治共建共享的美好明天。
十里新城小区建成于2015年,现有居民近3000户,其中一半是“新市民”,居民间陌生感很强。从2017年元旦开始,社区联系小区物业,发动居民开始举办健康跑活动,给居民打造了一个走出家门,集体活动的机会,效果显著,让很多原来的陌生人变成了朋友。
“通过健康跑活动,小区变和谐了,矛盾也减少了”,居民们说。社区负责人表示,根据居民结构特点,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不仅拉近了距离,让社区风貌焕然一新,而且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实现了改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推进民主自治的良性循环。
遇事找社区 百家都是一家人
威风锣鼓、环保乐器演奏、小品、魔术、杂技......12月31日,江堤街江博社区江城国际小区内喜气洋洋,在社区和“红色业委会”的发动组织下,居民们聚在一起看演出、品尝自制的“百家宴”,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谈笑间促进了居民、社区、物业三方互动,也推动了小区从遇事“找单位”向“找社区”转型。
江城国际小区原是海关宿舍,居民大多是海关职工及家属,以前小区依托单位,遇到问题都有单位出面解决。现在小区与单位“脱钩”,“找社区”就成为大家的必然选择。依靠小区的“红色业委会”,居民们完成了新物业公司的选聘,解决了“脱钩”后物业费上涨带来的影响,社区正在一步步向美好未来前进。
“充分利用‘红色业委会’作用,推进社区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是我们的探索方向”,江博社区负责人表示,依托“红色业委会”,社区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三方联动”为居民解决了大量难题,推进了社区面貌的提档升级,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服务送上门 社群关系心贴心
近日,为“零距离”服务辖区“特殊人群”,洲头街主动推出“高龄季审 贴心上门”活动,为辖区高龄老人提供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相关审批事项的服务。
“人到了这个年纪,身体多少有些毛病,忘性也比较大,有时候会忘记高龄津贴年审,现在好了,坐在家里就有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我服务。”新五里社区肖师傅高兴的说。
据悉,2019年第四季度,洲头街工作人员先后前往43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家中为其办理新增登记,为21位老人完成家中季度审核。
上门季审工作不仅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解决了办事难题,也方便街道社区掌握辖区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居住情况,营造了更加和谐温馨的氛围。送“服务”上门的模式得到了辖区高龄老人们的一致赞赏。
【编辑:蔡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