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省首个!三维数字空间“再现”汉阳

2023-01-10 14:50 汉阳区融媒体中心  

魅力

数字赋能住建,以科技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1月9日,湖北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座谈会在汉阳举行,会上汉阳区发布全省首个城建特色区级CIM平台并作经验交流。
会议在各市(州)、林区住建部门设视频会议分会场。

图片

1月9日,湖北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座谈会在汉阳市政建设大厦举行
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龙宁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湖北省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陈顺清分别带来主题演讲。区委书记徐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迎、副教授陈维亚,省住建厅相关处室负责人,武汉市城建局副局长陈聪出席。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视频连线带来主体演讲

图片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汉阳市政数智化管理中心,查看汉阳CIM平台建设运营情况。图为大屏展示CIM平台汉阳智慧城市“一张图”




破局开篇,入围国家立项

CIM夯实汉阳智慧城市基础
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作为智慧城市的共性底座和能力中台,通过数据聚合、能力集成、服务共享,以数据驱动服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提供规划方案分析、工程项目预警、楼宇能耗管控、市政隐患排查,城市体检诊断等,推进城市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居住安全。
图片
△汉阳CIM平台架构体系

2021年5月,汉阳区CIM平台启动建设,2022年8月获住建部2022年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立项在系统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等领域深化应用,有效避免共性数据和基础平台的重复建设,驱动智慧城市建设提质加速。

图片
CIM+智慧城管 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管护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协同联动、科学考评,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截至目前,汉阳区智慧物联一张网初具雏形,初步形成CIM基础数据资源库,可实现“多要素对象集成、多来源数据融合、多场景交互控制”。项目建成后将赋能交通路网建设科学规划,市政设施状态动态评估,民生诉求痛点全面掌握,助力提升城市居民“两感一度”。



打造多类CIM+智慧应用场景

赋能城市“规、设、建、管”全流程

通过整合、规范、扩展汉阳区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等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平台初步建起汉阳区智慧城市“一张图”框架。

项目技术单位汇科智创负责人介绍,基于“一张图”,目前汉阳区CIM平台试点项目以数字建管为切口,已打造多类CIM+智慧应用场景 为城市“规、设、建、管”赋能。

图片

△ CIM+智慧建管  整合工地现场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的动静要素,精准识别工程质量安全事件,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中南设计之都项目是CIM+数字建管场景应用的直接受益者,通过整合工地现场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的动静要素,实时监控塔吊状态、升降机位置、现场监控画面和扬尘噪音数据,经过关联分析,CIM平台能够精准识别工程质量安全事件,并形成工单流转督办,有效提高了监管效率。

图片
钟家村片区三维模型图
钟家村片区是汉阳区CIM平台试点核心区域,通过平台及其打造的多类CIM+应用场景,不仅可以直观掌握该片区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等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
图片

△ CIM+智慧管网  可清晰掌握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分布,避免施工导致地下管线挖断等安全事故

图片△CIM+示范街区  可实时感知、动态预警片区运行态势、治理情况、服务状态等,为解决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支撑

还可以通过该片区地下管网3D模型,清晰掌握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分布,避免施工导致地下管线挖断等安全事故。同时,可实时感知、动态预警片区运行态势、治理情况、服务状态等,为解决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支撑。


图片


△CIM+城市体检模型 可综合研判当前区域城市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城市健康精准“号脉”

此外,CIM平台在动态获取相应片区体检所需整体数据后,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市民满意度调查,还可综合研判当前区域城市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城市健康精准“号脉”。

图片

△CIM+智慧水务   可汇聚水位、水质、雨量等监测感知数据,监测城市管网运行状态,通过动态监测、及时预警,提升管理部门的水务异常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汉阳区CIM平台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城市基础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汉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在市政、房管、水务、园林等方面深入推进CIM+场景应用打造汉阳智慧城市亮丽新名片。


数字赋能住建,以科技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1月9日,湖北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座谈会在汉阳举行,会上汉阳区发布全省首个城建特色区级CIM平台并作经验交流。
会议在各市(州)、林区住建部门设视频会议分会场。

图片

1月9日,湖北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座谈会在汉阳市政建设大厦举行
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龙宁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湖北省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陈顺清分别带来主题演讲。区委书记徐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迎、副教授陈维亚,省住建厅相关处室负责人,武汉市城建局副局长陈聪出席。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视频连线带来主体演讲

图片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汉阳市政数智化管理中心,查看汉阳CIM平台建设运营情况。图为大屏展示CIM平台汉阳智慧城市“一张图”




破局开篇,入围国家立项

CIM夯实汉阳智慧城市基础
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作为智慧城市的共性底座和能力中台,通过数据聚合、能力集成、服务共享,以数据驱动服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提供规划方案分析、工程项目预警、楼宇能耗管控、市政隐患排查,城市体检诊断等,推进城市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居住安全。
图片
△汉阳CIM平台架构体系

2021年5月,汉阳区CIM平台启动建设,2022年8月获住建部2022年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立项在系统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等领域深化应用,有效避免共性数据和基础平台的重复建设,驱动智慧城市建设提质加速。

图片
CIM+智慧城管 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管护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协同联动、科学考评,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截至目前,汉阳区智慧物联一张网初具雏形,初步形成CIM基础数据资源库,可实现“多要素对象集成、多来源数据融合、多场景交互控制”。项目建成后将赋能交通路网建设科学规划,市政设施状态动态评估,民生诉求痛点全面掌握,助力提升城市居民“两感一度”。



打造多类CIM+智慧应用场景

赋能城市“规、设、建、管”全流程

通过整合、规范、扩展汉阳区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等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平台初步建起汉阳区智慧城市“一张图”框架。

项目技术单位汇科智创负责人介绍,基于“一张图”,目前汉阳区CIM平台试点项目以数字建管为切口,已打造多类CIM+智慧应用场景 为城市“规、设、建、管”赋能。

图片

△ CIM+智慧建管  整合工地现场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的动静要素,精准识别工程质量安全事件,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中南设计之都项目是CIM+数字建管场景应用的直接受益者,通过整合工地现场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的动静要素,实时监控塔吊状态、升降机位置、现场监控画面和扬尘噪音数据,经过关联分析,CIM平台能够精准识别工程质量安全事件,并形成工单流转督办,有效提高了监管效率。

图片
钟家村片区三维模型图
钟家村片区是汉阳区CIM平台试点核心区域,通过平台及其打造的多类CIM+应用场景,不仅可以直观掌握该片区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等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
图片

△ CIM+智慧管网  可清晰掌握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分布,避免施工导致地下管线挖断等安全事故

图片△CIM+示范街区  可实时感知、动态预警片区运行态势、治理情况、服务状态等,为解决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支撑

还可以通过该片区地下管网3D模型,清晰掌握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分布,避免施工导致地下管线挖断等安全事故。同时,可实时感知、动态预警片区运行态势、治理情况、服务状态等,为解决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支撑。


图片


△CIM+城市体检模型 可综合研判当前区域城市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城市健康精准“号脉”

此外,CIM平台在动态获取相应片区体检所需整体数据后,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市民满意度调查,还可综合研判当前区域城市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城市健康精准“号脉”。

图片

△CIM+智慧水务   可汇聚水位、水质、雨量等监测感知数据,监测城市管网运行状态,通过动态监测、及时预警,提升管理部门的水务异常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汉阳区CIM平台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城市基础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汉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在市政、房管、水务、园林等方面深入推进CIM+场景应用打造汉阳智慧城市亮丽新名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