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国独一家,在汉阳这里️

2023-06-05 14:53 汉阳区融媒体中心  

汉阳

图片



今天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主题是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节约用电、减少排放
一家超级工厂
目标最终实现零碳排放



今天汉阳君带你走进

位于汉阳黄金口的

百威全球首家

碳中和工厂

一起实地探访“碳中和”的奥义





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


一年减少1390吨二氧化碳排放




“原来百威的绿色工厂长这样。走进汉阳黄金口工业园内的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几十个巨型发酵罐整齐的排列开来,蜿蜒的管道从糖化锅延伸至发酵罐。



图片



一排排光伏板排列在屋顶,将源源不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力,输送到啤酒生产前线。



图片

打碎的小麦进入糖化锅,进行蛋白质的分解和淀粉糖化等操作。

图片


麦汁冷却后,通过管道,密封传输至发酵罐。


“啤酒发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二氧化碳的狂欢,酿造一瓶啤酒会排放46.875 克二氧化碳。”百威中国华中企业事务总监余逊龙谈到,啤酒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供配电体系与能源消耗,碳中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片



为了实现碳中和,2021年百威集团投入超2000万对百威武汉工厂进行碳中和升级改造,完成了对电力、生产、产品包装、物流四大领域的改造升级,武汉工厂成为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每年能源系统可节约用电240万度减少1390吨二氧化碳排放





电力、生产、包装、物流


四大领域“碳中和”升级


碳中和工厂到底有哪些“尖板眼”?

“武汉工厂的百威啤酒已实现100%的可再生电力酿造。”余逊龙介绍,百威(武汉)工厂通过多种减碳措施将各类自然能耗降到极限,新建生物质锅炉替代传统燃煤锅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图片
百威武汉工厂中央控制室(CCR)对啤酒的工序、工艺、效率和能耗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更为神奇的是,每一罐百威啤酒的“开罐气”,都是啤酒本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回充”进罐的工厂通过水洗、活性炭吸附和二次冷凝提纯等工艺,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食品级标准,充罐进行再生利用。通过这种方式,武汉工厂自2017年起减排回收42,786吨二氧化碳。



啤酒进入包装生产线。


图片

装箱,进入物流环节。



对快消品行业来说,包装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一个重大挑战。探访过程中,工作人员介绍:“百威亚太的产品约65.1%使用可回收包装或者再生包装,实现循环包装。”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工厂物流也是重要的减排环节。百威引入绿色新能源车辆,至2021年底百威累计在中国区域部署超过335辆绿色物流车辆,减少14600吨二氧化碳排放。



“百威集团在2025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聚焦气候行动、守护水源、循环包装、智慧农业等领域,期间百威运营中的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近30%。”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小方介绍,百威到2040年将实现整个价值链净零排放。








小贴士

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图片



今天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主题是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节约用电、减少排放
一家超级工厂
目标最终实现零碳排放



今天汉阳君带你走进

位于汉阳黄金口的

百威全球首家

碳中和工厂

一起实地探访“碳中和”的奥义





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


一年减少1390吨二氧化碳排放




“原来百威的绿色工厂长这样。走进汉阳黄金口工业园内的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几十个巨型发酵罐整齐的排列开来,蜿蜒的管道从糖化锅延伸至发酵罐。



图片



一排排光伏板排列在屋顶,将源源不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力,输送到啤酒生产前线。



图片

打碎的小麦进入糖化锅,进行蛋白质的分解和淀粉糖化等操作。

图片


麦汁冷却后,通过管道,密封传输至发酵罐。


“啤酒发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二氧化碳的狂欢,酿造一瓶啤酒会排放46.875 克二氧化碳。”百威中国华中企业事务总监余逊龙谈到,啤酒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供配电体系与能源消耗,碳中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片



为了实现碳中和,2021年百威集团投入超2000万对百威武汉工厂进行碳中和升级改造,完成了对电力、生产、产品包装、物流四大领域的改造升级,武汉工厂成为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每年能源系统可节约用电240万度减少1390吨二氧化碳排放





电力、生产、包装、物流


四大领域“碳中和”升级


碳中和工厂到底有哪些“尖板眼”?

“武汉工厂的百威啤酒已实现100%的可再生电力酿造。”余逊龙介绍,百威(武汉)工厂通过多种减碳措施将各类自然能耗降到极限,新建生物质锅炉替代传统燃煤锅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图片
百威武汉工厂中央控制室(CCR)对啤酒的工序、工艺、效率和能耗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更为神奇的是,每一罐百威啤酒的“开罐气”,都是啤酒本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回充”进罐的工厂通过水洗、活性炭吸附和二次冷凝提纯等工艺,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食品级标准,充罐进行再生利用。通过这种方式,武汉工厂自2017年起减排回收42,786吨二氧化碳。



啤酒进入包装生产线。


图片

装箱,进入物流环节。



对快消品行业来说,包装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一个重大挑战。探访过程中,工作人员介绍:“百威亚太的产品约65.1%使用可回收包装或者再生包装,实现循环包装。”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工厂物流也是重要的减排环节。百威引入绿色新能源车辆,至2021年底百威累计在中国区域部署超过335辆绿色物流车辆,减少14600吨二氧化碳排放。



“百威集团在2025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聚焦气候行动、守护水源、循环包装、智慧农业等领域,期间百威运营中的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近30%。”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小方介绍,百威到2040年将实现整个价值链净零排放。








小贴士

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