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自己动手改造环境,小区变化太大了,居民的心也聚起来了、燃起来了!我要多拍多发小区的美景视频,让小区火出圈!”
想起一年前,做个社区居民满意的“答卷人”,面临的难题还真不少。刘莉说,如今能拿到居民点赞的“成绩单”,再多的辛苦都值了。
#1
从“堵漏”入手,
疏解居民烦心堵心事
去年8月,刘莉换岗到五里墩街道五合里社区任社区书记,走访中,红光村还建小区红光颐景苑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建于2016年的小区不算老旧但设施缺乏;4栋楼房共有726户居民,近一半都是租户。有些居民面对物业和社区人员,不仅不搭理,甚至还冷眼相对。
△还建小区红光颐景苑共有4栋楼房、726户居民。
刘莉试图寻找症结所在。她首先找出小区投诉记录认真翻阅,发现很多顶楼住户都提到了房屋漏水问题。从收集“堵漏”需求入手,刘莉顺利敲开了很多居民的家门,也了解了许多居民最烦心的事:房屋漏水、电动车没地停、裸土过多、坐凳太少……

△刘莉从收集“堵漏”需求入手,顺利敲开了很多居民的家门。
#2
找钱找资源,
打退项目推进“拦路虎”
刘莉迅速向街道汇报了想法,希望把红光颐景苑小区作为样板点进行改造,得到了认可支持。经过居民共同讨论,大家围绕小区最大痛点,确定了7个改造项目方向。然而,资金缺乏成了第一个“拦路虎”。
△刘莉多次组织召开共同缔造议事会,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没钱,大家决定自己筹。一元起步,自愿原则,刘莉组织居民众筹到资金1.3万元,但这点资金显然是杯水车薪。街道共同缔造项目领办人全力支持,协助刘莉寻找共建单位链接资源。

△向居民众筹共同缔造资金。
“因为是还建小区改造,难度大、投入高,碰壁是家常便饭。”刘莉说,她不怕遭拒绝,而是不断想办法:没资金,可以出资源,没资源可以出力气,只要劲往一处使,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刘莉成功说服了4家共建单位认领项目,有的愿意提供草坪、有的提供技术、有的提供全程服务……

#3
自发加入改造,
居民的心聚起来燃起来
随着共建单位的加入和改造方案的落地,5月24日,改造施工驶入了“快车道”。“外面的人工费太贵了,不如我们自己动手铺,省下的钱还能多改造几个项目。”骄阳下,刘莉带领工作人员亲手铺设草坪,松土、铺设、浇水、踩实,每个环节都做得扎扎实实。

△社区书记刘莉(左一)亲自带领工作人员铺设草坪。
“连续三天,这些工作人员没喊一声苦累。”余爱萍说,社区书记带领工作人员冒着骄阳铺设草坪,不怕脏、不畏难,埋头苦干、用心成事的态度打动了原本态度冷淡的居民;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加入,物业工作人员也参与其中,改造家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没有置身事外。

△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自发加入草坪铺设工作中。
小区内,五颜六色的轮胎摆放有序,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个主意是我们书记想出来的,当时草坪资源还没到位,小区裸土多且缺少色彩,她就做了一版利用废旧轮胎增添色彩的方案。”社区挂职干部刘冬冬说。




△下至5岁萌娃、上至75岁老者,都参与轮胎绘画中。
△社区和居民共同亲手绘出心中美好家园的模样。
△7项改造项目都有居民共同参与的身影。

△小区改造后,居民们出来休闲娱乐的频率大大增加了。

△居民可向小区借用“拳击速度球”锻炼身体。
░░ ░░ ░░ ░░ ░░
据了解,自红光颐景苑改造完成一个月以来,物业费收缴率提高了30%,实现居民零投诉,共同缔造理念结出的丰硕果实,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现在,刘莉每次走进红光颐景苑,常会得到居民们的称赞,这让她深感开心和自豪。“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好群众。”她说,正是汉阳区共同缔造工作的扎实推进,才让社区有了实现大家愿望的机会和平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不断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