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超大”的武汉,有个“摩天经济圈”

2023-07-28 09:00 湖北日报(记者朱惠)  

营商环境

88.6米——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武汉“第一高楼”的高度,它属于汉阳龟山南麓的晴川饭店。

当年,它笑迎世界宾朋,成为江城最洋气的天际线。39年来,它见证,这座超大城市不断“长高”。

乘着浩荡东风,汉阳也“长”出了一个“摩天经济圈”


图片
环绕墨水湖“摩天经济圈”成型。图为墨水湖西南岸的汉阳四新片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
展开汉阳楼宇经济地图,53栋商务楼宇,沿汉阳大道、龙阳大道、四新大道、鹦鹉大道聚集,环绕墨水湖成圈,向天空要效益。
在这个“摩天经济圈”里,超高层建筑扎堆,1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共有18栋,高度超200米的楼宇多达4栋。
九州通、恒信汽车、省交投等一批全国500强企业、总部企业落户在此,数字经济、大健康、工程设计建造等行业的2300余家企业入驻其间,吸引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聚、流动。


213米
特色楼宇刷新天际线

九州通总部大厦,2022年10月投用,刷新汉阳“高度”——213米。
“九州通健康城,是汉阳区‘龙阳湖健康谷’的龙头项目。”九州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九州通健康城占地4.6万平方米,由九州通总部大厦、九州通写字楼、商务楼、会议会展中心等多种物业类型组成,计划总投资25亿元,聚焦大健康产业,全力打造中国医药健康服务领域规模最大的集团总部。
图片
图为墨水湖以西、龙阳湖以东的九州通健康城。2022年10月投用,全力打造中国医药健康服务领域规模最大的集团总部。
像这样“一楼一业”的特色楼宇、园区,在汉阳区有13个——




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目前累计落户基金企业超100家,募资规模从成立时的50亿元跃升超过1450亿元,增长28倍;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汉阳园区,已成功纳入湖北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园多区”统一建设管理,2022年营收规模已达21.32亿元;

武汉市首个以工程咨询服务类相关产业的聚集地汉阳工程咨询服务产业园,已有20家造价咨询服务公司入驻,2022年完成营收约3500万元……


4个锚定数字经济的汉阳特色楼宇,均于近3年入市,进一步在细分领域发力。
走进位于华发国际企业大厦15楼的汉阳首座智慧地信产业展厅,全国地理信息产业链、汉阳特色地信产业布局,一目了然。“汉阳地理信息产业‘北斗七星’招引计划,已吸引泽塔云、易米景、湖北威特等企业入驻,半年税收接近千万元。”大厦有关负责人说。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南岸的华发国际企业大厦2022年7月,武汉智慧地理信息产业园在华发国际企业大厦成立,并启动湖北省卫星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建设,率先摁下“数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加速键。

而在江城大道的另一端,万科未来中心数字经济大楼,短短一年多,招引云天励飞、安恒信息、趣链、科睿特等企业落户,楼宇入驻率超八成。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北岸的万科未来中心。围绕数字经济招引,楼宇入驻率超八成。

去年1月,华中地区首个“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在汉阳率先上线,武汉星火数字产业大楼正式揭牌;今年2月,武汉元宇宙数字产业基地揭牌,汉阳跑步进入“元宇宙”时间。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东南岸的武汉元宇宙数字产业基地。今年2揭牌,汉阳跑步进入“元宇宙”时间。

“汉阳区数字经济企业已突破200家。”汉阳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区数字经济楼宇、园区初具雏形,数字应用场景日渐丰富,“上下楼”变“上下游”,特色楼宇形成“内生良性循环”。


1个亿
“亿元楼”向天空要效益

有高度,更高产。

7月24日清晨,屈臣氏、瑞幸咖啡、神州租车等30家企业员工,穿过生态入口广场、艺术景观大堂,走进汉阳区月湖边的“天下名企汇”写字楼,开启新一周的工作。

“从‘停摆楼’到‘亿元楼’,这是武汉楼宇逆袭的奇迹。”天下名企汇招商运营负责人介绍,该写字楼宇是天下集团于2011年在收购原长江广场商业广场部分后重新改建的。次年底,天下名企汇开业,首年即成为税收亿元楼宇,10余年来,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年度纳税最高峰曾超3亿元。

而武钢云谷·琴台钢贸园,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钢材市场,原本老旧分散的门市厂房变身特色园区,一举跃升成为汉阳新兴“亿元楼”。“目前园区入驻企业700余家,去年税收突破1.2亿元。”园区有关负责人说。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南岸,2022年6月投用的汉阳市政大厦。作为工程设计建造产业旗帜,汉阳市政参与了知音大道、鹦鹉洲长江大桥、墨水湖小学等建设,打造了张之洞体育公园、鹦鹉巷子等网红打卡点。

此外,由于九州通、汉阳市政、人保的陆续搬迁入驻,九州通总部大厦、汉阳市政建设大厦、万科未来中心,也陆续加入纳税“亿元楼”俱乐部,汉阳“亿元楼”数量将增至5栋。
“目前九州通写字楼营收约10亿元,税收约5000万元。”九州通健康城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引入一批国际前沿大健康知名企业入驻,满租后的营收预计可达20亿元,税收可突破1亿元。


200万方
企业大展身手有空间


“亿元楼”的成长,离不开产业生态成型、营商环境优化等肥沃土壤。
“早在四五年前,我们就非常重视楼宇经济发展,认识到楼宇对经济的推动、增强作用。”汉阳区招商一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该区成立专门的政府职能机构主抓楼宇经济,走在全市前列;2021年,在全市率先推行重点楼宇“楼长制”,并成立武汉市首个楼宇经济发展联盟;2022年,区楼宇招商信息平台上线。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南岸的武汉光明中心。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入驻东塔。西塔则聚力打造工程设计建造产业的企业集群,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入驻。
今年2月,湖北省通报2022年度营商环境综合考核评价结果,汉阳区在全省99个县(市、区)中位列第一。
“汉阳拥有超200万方的产业楼宇资源,较3年前翻番,其中,甲级楼宇达到10栋,未来两到三年,还将新增甲级楼宇约50万方,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大展身手的空间。”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区楼宇共去化18万余方、招引310家企业,平均入驻率超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摩天大楼改变着城市天际线,也改变着城市格局和气质。”汉阳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区将继续依托摩天大楼发展“摩天经济”,让楼宇有定位、招引有方向、产业有集聚、配套有支撑、服务有保障。
(请横屏观看,汉阳“摩天经济圈”夕照,摄影@颜俊衡)

图片



88.6米——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武汉“第一高楼”的高度,它属于汉阳龟山南麓的晴川饭店。

当年,它笑迎世界宾朋,成为江城最洋气的天际线。39年来,它见证,这座超大城市不断“长高”。

乘着浩荡东风,汉阳也“长”出了一个“摩天经济圈”


图片
环绕墨水湖“摩天经济圈”成型。图为墨水湖西南岸的汉阳四新片区,高楼林立,鳞次栉比。
展开汉阳楼宇经济地图,53栋商务楼宇,沿汉阳大道、龙阳大道、四新大道、鹦鹉大道聚集,环绕墨水湖成圈,向天空要效益。
在这个“摩天经济圈”里,超高层建筑扎堆,1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共有18栋,高度超200米的楼宇多达4栋。
九州通、恒信汽车、省交投等一批全国500强企业、总部企业落户在此,数字经济、大健康、工程设计建造等行业的2300余家企业入驻其间,吸引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聚、流动。


213米
特色楼宇刷新天际线

九州通总部大厦,2022年10月投用,刷新汉阳“高度”——213米。
“九州通健康城,是汉阳区‘龙阳湖健康谷’的龙头项目。”九州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九州通健康城占地4.6万平方米,由九州通总部大厦、九州通写字楼、商务楼、会议会展中心等多种物业类型组成,计划总投资25亿元,聚焦大健康产业,全力打造中国医药健康服务领域规模最大的集团总部。
图片
图为墨水湖以西、龙阳湖以东的九州通健康城。2022年10月投用,全力打造中国医药健康服务领域规模最大的集团总部。
像这样“一楼一业”的特色楼宇、园区,在汉阳区有13个——




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目前累计落户基金企业超100家,募资规模从成立时的50亿元跃升超过1450亿元,增长28倍;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汉阳园区,已成功纳入湖北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园多区”统一建设管理,2022年营收规模已达21.32亿元;

武汉市首个以工程咨询服务类相关产业的聚集地汉阳工程咨询服务产业园,已有20家造价咨询服务公司入驻,2022年完成营收约3500万元……


4个锚定数字经济的汉阳特色楼宇,均于近3年入市,进一步在细分领域发力。
走进位于华发国际企业大厦15楼的汉阳首座智慧地信产业展厅,全国地理信息产业链、汉阳特色地信产业布局,一目了然。“汉阳地理信息产业‘北斗七星’招引计划,已吸引泽塔云、易米景、湖北威特等企业入驻,半年税收接近千万元。”大厦有关负责人说。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南岸的华发国际企业大厦2022年7月,武汉智慧地理信息产业园在华发国际企业大厦成立,并启动湖北省卫星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建设,率先摁下“数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加速键。

而在江城大道的另一端,万科未来中心数字经济大楼,短短一年多,招引云天励飞、安恒信息、趣链、科睿特等企业落户,楼宇入驻率超八成。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北岸的万科未来中心。围绕数字经济招引,楼宇入驻率超八成。

去年1月,华中地区首个“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在汉阳率先上线,武汉星火数字产业大楼正式揭牌;今年2月,武汉元宇宙数字产业基地揭牌,汉阳跑步进入“元宇宙”时间。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东南岸的武汉元宇宙数字产业基地。今年2揭牌,汉阳跑步进入“元宇宙”时间。

“汉阳区数字经济企业已突破200家。”汉阳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区数字经济楼宇、园区初具雏形,数字应用场景日渐丰富,“上下楼”变“上下游”,特色楼宇形成“内生良性循环”。


1个亿
“亿元楼”向天空要效益

有高度,更高产。

7月24日清晨,屈臣氏、瑞幸咖啡、神州租车等30家企业员工,穿过生态入口广场、艺术景观大堂,走进汉阳区月湖边的“天下名企汇”写字楼,开启新一周的工作。

“从‘停摆楼’到‘亿元楼’,这是武汉楼宇逆袭的奇迹。”天下名企汇招商运营负责人介绍,该写字楼宇是天下集团于2011年在收购原长江广场商业广场部分后重新改建的。次年底,天下名企汇开业,首年即成为税收亿元楼宇,10余年来,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年度纳税最高峰曾超3亿元。

而武钢云谷·琴台钢贸园,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钢材市场,原本老旧分散的门市厂房变身特色园区,一举跃升成为汉阳新兴“亿元楼”。“目前园区入驻企业700余家,去年税收突破1.2亿元。”园区有关负责人说。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南岸,2022年6月投用的汉阳市政大厦。作为工程设计建造产业旗帜,汉阳市政参与了知音大道、鹦鹉洲长江大桥、墨水湖小学等建设,打造了张之洞体育公园、鹦鹉巷子等网红打卡点。

此外,由于九州通、汉阳市政、人保的陆续搬迁入驻,九州通总部大厦、汉阳市政建设大厦、万科未来中心,也陆续加入纳税“亿元楼”俱乐部,汉阳“亿元楼”数量将增至5栋。
“目前九州通写字楼营收约10亿元,税收约5000万元。”九州通健康城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引入一批国际前沿大健康知名企业入驻,满租后的营收预计可达20亿元,税收可突破1亿元。


200万方
企业大展身手有空间


“亿元楼”的成长,离不开产业生态成型、营商环境优化等肥沃土壤。
“早在四五年前,我们就非常重视楼宇经济发展,认识到楼宇对经济的推动、增强作用。”汉阳区招商一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该区成立专门的政府职能机构主抓楼宇经济,走在全市前列;2021年,在全市率先推行重点楼宇“楼长制”,并成立武汉市首个楼宇经济发展联盟;2022年,区楼宇招商信息平台上线。

图片

图为位于墨水湖南岸的武汉光明中心。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入驻东塔。西塔则聚力打造工程设计建造产业的企业集群,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入驻。
今年2月,湖北省通报2022年度营商环境综合考核评价结果,汉阳区在全省99个县(市、区)中位列第一。
“汉阳拥有超200万方的产业楼宇资源,较3年前翻番,其中,甲级楼宇达到10栋,未来两到三年,还将新增甲级楼宇约50万方,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大展身手的空间。”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区楼宇共去化18万余方、招引310家企业,平均入驻率超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摩天大楼改变着城市天际线,也改变着城市格局和气质。”汉阳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区将继续依托摩天大楼发展“摩天经济”,让楼宇有定位、招引有方向、产业有集聚、配套有支撑、服务有保障。
(请横屏观看,汉阳“摩天经济圈”夕照,摄影@颜俊衡)

图片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