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区域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教育管理》入选“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汉阳区域案例《虚拟实验新模式,智慧教育新变革》,武汉市二桥中学《VR+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汉阳区郭茨口小学《“秘境”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点击一键了解“秘境”课堂) 均入选为“2023年全国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来,今天跟随汉阳君的脚步
走进武汉市二桥中学
沉浸式体验智慧课堂吧~
武汉市二桥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81年的公办初中,于2020年成为中央电教馆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试点校,从“技术+环境、机制+数据、平台+资源、文化+创新”开启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

△武汉市二桥中学全景图。
“目前学校建有录播室、智慧图书馆、智慧教室,以及明厨亮灶食品安全、AI跳吧智慧体育运动等平台。”武汉市二桥中学校长彭葆蓓介绍,学校将结合虚拟实验的特点,让中央电教馆虚拟实验系统资源与市区校一体化平台相结合,组成校本资源库,构建成完整的沉浸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音调的波形更密集,振动的频率更高;低音调的波形较稀疏,振动的频率较低。”姚佳老师在物理课上,正用中央电教馆虚拟实验的3D实验交互课件为学生动态展示不同乐器发声时的波形变化,在视觉、听觉上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互动性、趣味性十足。
△VR虚拟课堂将无形的知识转化成逼真的样子,课上学生们正在亲手操作体验。“老师,我还想再做一次实验”“我做了两次实验,氧化铜都变色了!”走进闵乔老师的化学课堂,学生们正用VR设备体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全过程,采用虚拟实验,操作过程既安全又让学生拥有满满的体验感。△学生们正在操作体验虚拟课堂上实验的全过程。
此外,学校还引入了武汉市湿地公园VR资源,学生可通过VR设备进入武汉的各个公园,实现沉浸式“逛公园”,为学生们带来“有趣、有料、有质“的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多元化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没想到既学习了知识还能‘逛公园’,太有趣了!”李同学兴奋地说道。

△学生们正通过VR设备进入武汉的各个公园,实现课上沉浸式“逛公园”。
接下来,学校将以物理、化学、生物虚拟实验项目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学科开启VR+校本课程研发,使沉浸式教学在更多学科上得以延伸,让情境体验、仿真虚拟为学校教育注入新活力。
░░ ░░ ░░ ░░ ░░
从“试验区”到“共同体”,汉阳经历了3年的虚拟实验教学实践与创新活动研究,从中提炼的应用模式与机制已复制推广到全国24个成员单位,15个智慧教育案例获教育部部级奖项,10个省级教育信息化重点课题、专项课题正在推进中。
数字化已经推开了智慧教育之门。下一步,汉阳将以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支点,量身定制集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管理公共平台合二为一的市区校一体化平台,覆盖全区所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