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不平凡的2020,汉阳“教育铁军”干了十件大事

2021-01-04 10:20

汉阳




2020年,汉阳教育人下沉社区,挺进方舱,线上教学,线下复课......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努力向汉阳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件大事”,感受教育的温暖,回味动人的瞬间。


01师者执甲逆风前行


△教育局驻财校康复驿站全体工作人员在离站前的合影。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疫情就是命令,汉阳教育人积极走到抗击疫情最前线。1月27日清晨,汉阳教育局14名勇士奔赴社区,就此开启了汉阳教育人76天的抗疫之旅。近五百名干部教师逆风前行,走出家门下沉社区,挺进方舱医院,接管康复驿站,组建电话数据组,从严冬守望着春天的到来。汉阳教育人也赢得了“教育铁军”的称号。

△教育局下沉社区干部上门进行“四类人员”的排查登记。

疫情期间,整个汉阳教育战线中有在卡点坚守到退休的60后,有舍小家为大家的70后、80后,有积极投身志愿者服务用行动肩负青年担当的90后、00后。疫情期间,全战线共为疫情捐款20余万元。

△凌晨1点,电话数据核查组队员们从政府大楼下班。


02网上教学信步云端

疫情爆发突如其来,“停课不停学”是家长、学生的热切期盼,汉阳区通过线上培训、平台试运行、组建学科教研组等多种措施引导居家隔离的老师们“各显神通”,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通过云端传道授业解惑。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汉阳四千多名教师走上网络开展教育教学。

1月30日,汉阳区高三年级线上教学开始试播。2月1日,全区高三年级正式开始了线上教学,全力备战高考。2月4日,全区九年级进入线上教学网络测试。2月10日全区学校与武汉市同步正式开始线上教学,在“空中课堂”开启新学期。

△建港中学高三班主任在线上辅导学生。

整个疫情期间,汉阳教育心理辅导专业团队推送了64节优质的心理健康网课,有300多万人次观看学习;依托教育局“网络家长学校”,开展线上学生、家长心理团体辅导6次,受众达80万人次。指导各校积极探索疫情压力之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式,通过热线电话、网络慰问,为学生、家长、教师送去心理安慰。

据不完全统计,各校疫情期间推送视频720多条、美篇1460多篇;教师联系一线抗疫工作人员子女6000多人次、联系被隔离学生1100多人次。汉阳区教育局心理辅导专业团队和团区委“彩虹计划”共接访学生和家长810多人次。


△德才小学刘玲老师利用微课实时批阅、推送作业。


03打赢复课复学攻坚战

4月8日,武汉“解封”。汉阳教育人又投身到复课复学校园防控的工作中。

△5月6日高三复学第一天,学生扫码进校园。

4月13日,汉阳正式拉开复学攻坚战的序幕。5月6日,2100名高三学生平安走进校园,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冲刺,5月20日九年级学生回到课堂。随后,高一、高二和七、八年级学生也分批顺利复学。

△全区九年级学生做核酸检测,为复学做好准备。

9月1日,全区8.8万名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迎来秋季正常开学。汉阳教育在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和复课复学双线战中紧紧围绕“保健康、保复学、保质量、保稳定、保目标”的工作思路,克难攻坚,毫不懈怠。


04高考中考再续华章

7月7日,汉阳区3587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7月20日,4129名考生迎来中考。

今年高考、中考因“疫情”“汛期”影响推迟举行,社会关注度特别高。汉阳区高标准完成组考任务,实现“六个零”,即:全区考点无一例因渍水或交通问题误考考生、无突发事件、无一例发热考生、没有启用备用隔离考场、无失密泄密等考试安全事故、无违纪舞弊事件。

△自信满满走进高考考场。

2020届汉阳高考综合成绩位居全市前列,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好成绩,为传统高考画上圆满句号。

△高考结束后。

05新增学位缓解入园、入学难

武汉重启后,在建10所学校均于第一时间复工,其中2020年9月1日钟家村实验小学新校落成使用,新增学位1500个。其余9校均达成既定建设目标,为持续化解入学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钟家村实验小学新校建成使用后第一张全家福。

二十三中、建港中学、晴川高中改扩建工程也顺利开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成功申报学前教育专项债,首批11所幼儿园利用债券资金完成整体装饰装修,将新增学前学位2790个,公办幼儿园数量得以创纪录地增长。


06队伍建设步入快车道

11月17日,汉阳区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工作动员会在墨水湖小学召开,标志着汉阳教育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

汉阳区教育局为落实教育人才培养规划,打造一流教师队伍,积极实施“青蓝工程”“骨干工程”“名师工程”,为骨干教师成长“架梯子”“压担子”“搭台子”,汉阳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80名教师获评第十二批区学带,150名教师获评区优青。教师节期间评选并表彰“防疫先锋”、第二届“四有教师”共计535名。

△座谈分享,共商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区管校聘,2020-2021学年度共计组织174名义务教育段教师进行交流。严格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教师60人,专项招聘17人,政策性安置免费师范生1人,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316人。提高合同制教师待遇,争取合同制教师奖励资金共计300万,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了预算资金逐年增长机制。

△青年教师朗诵《闪光的接力棒》。

07政府纾困民办教育

为减轻汉阳区民办教育应对疫情压力,汉阳区教育局严格落实“一对一”帮扶,积极摸排、掌握民办教育现实情况,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落实系列支持政策:

△9月1日民办幼儿园顺利开学。

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先后三批拨付市、区两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共计3882.48万元,拨付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专项补贴335.14万元。

二是鼓励减免房屋租金,积极协调帮助65家培训机构和56所民办园享受减免房屋租金总计超1530万元。

三是强化贷款、税费、社保等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30家民办教育争取低息、贴息纾困贷款约2989万元。

△幼儿园老师指导幼儿测温晨检。


08学校特色发展成果丰硕

2020年西大英才小学、郭茨口小学、晴川实验小学、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评为市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和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玉龙小学、十里铺小学评为市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快活岭小学评为市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晴高高中顺利通过市级示范高中督导评估。

2020年,西大街小学、钟家村小学、墨水湖小学、芳草小学、二桥中学、三寄宿中学、晴川初级中学、翠微中学八所学校通过武汉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达标校验收。

△二桥中学七年级“大话西游•品读经典”课本剧比赛暨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期中考核。

武汉三中、二十三中学分获武汉市首届高中领航学校、特色学校称号。

德才小学、十里铺小学、钟家村小学新区分校、七里中学通过武汉市第六批心理健康示范校评估;群建路小学、弘桥中学、钟家村实验小学、第三初级中学通过武汉市第六批心理健康合格校评估。

全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评比,武汉三中、钟家村小学、第三寄宿中学、二桥中学、晨光二幼荣获二、三等奖。

汉阳区德才小学、玉龙小学工会被评为民主管理“五星级”工会,武汉市拦江堤中学、汉阳区墨水小学、五里墩小学、玫瑰园小学、德才幼儿园通过四星级民主管理质量评估验收,武汉市弘桥中学、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郭茨口小学、陈家咀小学通过三星级工会验收。


09全国文明校园花落汉阳

区教育局积极组织各中小学、职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我区晴川初级中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初中段学校。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蝉联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称号,武汉市第三中学、汉阳区钟家村小学入选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


△晴川初级中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初中段学校。

二十三中、建港中学、第三职教中心、晴川初级中学、翠微中学、钟家村小学、德才幼儿园、招考办八家武汉市级文明单位(校园)圆满完成对江夏区山坡街向阳二村的精准扶贫工作。


10汉阳方案助推武汉智慧教育

2020年7月,汉阳区教育局直接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全国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实验区。经过激烈的角逐,汉阳区最终被确定为全国六个试验区之一。10月28日,中央电教馆在汉阳主办全国首场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区域培训会,对汉阳前期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汉阳区教育局以智慧教育应用为核心,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汉阳区智慧教育区域发展报告《搭建区校一体化平台,打造区域智慧教育生态》收录进教育部《中国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研究报告》一书。汉阳区进京进行了专题演讲,为武汉市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提供汉阳方案。

芳草小学智慧校园应用数据监控大屏






2020年,汉阳教育人下沉社区,挺进方舱,线上教学,线下复课......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努力向汉阳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件大事”,感受教育的温暖,回味动人的瞬间。


01师者执甲逆风前行


△教育局驻财校康复驿站全体工作人员在离站前的合影。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疫情就是命令,汉阳教育人积极走到抗击疫情最前线。1月27日清晨,汉阳教育局14名勇士奔赴社区,就此开启了汉阳教育人76天的抗疫之旅。近五百名干部教师逆风前行,走出家门下沉社区,挺进方舱医院,接管康复驿站,组建电话数据组,从严冬守望着春天的到来。汉阳教育人也赢得了“教育铁军”的称号。

△教育局下沉社区干部上门进行“四类人员”的排查登记。

疫情期间,整个汉阳教育战线中有在卡点坚守到退休的60后,有舍小家为大家的70后、80后,有积极投身志愿者服务用行动肩负青年担当的90后、00后。疫情期间,全战线共为疫情捐款20余万元。

△凌晨1点,电话数据核查组队员们从政府大楼下班。


02网上教学信步云端

疫情爆发突如其来,“停课不停学”是家长、学生的热切期盼,汉阳区通过线上培训、平台试运行、组建学科教研组等多种措施引导居家隔离的老师们“各显神通”,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通过云端传道授业解惑。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汉阳四千多名教师走上网络开展教育教学。

1月30日,汉阳区高三年级线上教学开始试播。2月1日,全区高三年级正式开始了线上教学,全力备战高考。2月4日,全区九年级进入线上教学网络测试。2月10日全区学校与武汉市同步正式开始线上教学,在“空中课堂”开启新学期。

△建港中学高三班主任在线上辅导学生。

整个疫情期间,汉阳教育心理辅导专业团队推送了64节优质的心理健康网课,有300多万人次观看学习;依托教育局“网络家长学校”,开展线上学生、家长心理团体辅导6次,受众达80万人次。指导各校积极探索疫情压力之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式,通过热线电话、网络慰问,为学生、家长、教师送去心理安慰。

据不完全统计,各校疫情期间推送视频720多条、美篇1460多篇;教师联系一线抗疫工作人员子女6000多人次、联系被隔离学生1100多人次。汉阳区教育局心理辅导专业团队和团区委“彩虹计划”共接访学生和家长810多人次。


△德才小学刘玲老师利用微课实时批阅、推送作业。


03打赢复课复学攻坚战

4月8日,武汉“解封”。汉阳教育人又投身到复课复学校园防控的工作中。

△5月6日高三复学第一天,学生扫码进校园。

4月13日,汉阳正式拉开复学攻坚战的序幕。5月6日,2100名高三学生平安走进校园,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冲刺,5月20日九年级学生回到课堂。随后,高一、高二和七、八年级学生也分批顺利复学。

△全区九年级学生做核酸检测,为复学做好准备。

9月1日,全区8.8万名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迎来秋季正常开学。汉阳教育在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和复课复学双线战中紧紧围绕“保健康、保复学、保质量、保稳定、保目标”的工作思路,克难攻坚,毫不懈怠。


04高考中考再续华章

7月7日,汉阳区3587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7月20日,4129名考生迎来中考。

今年高考、中考因“疫情”“汛期”影响推迟举行,社会关注度特别高。汉阳区高标准完成组考任务,实现“六个零”,即:全区考点无一例因渍水或交通问题误考考生、无突发事件、无一例发热考生、没有启用备用隔离考场、无失密泄密等考试安全事故、无违纪舞弊事件。

△自信满满走进高考考场。

2020届汉阳高考综合成绩位居全市前列,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好成绩,为传统高考画上圆满句号。

△高考结束后。

05新增学位缓解入园、入学难

武汉重启后,在建10所学校均于第一时间复工,其中2020年9月1日钟家村实验小学新校落成使用,新增学位1500个。其余9校均达成既定建设目标,为持续化解入学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钟家村实验小学新校建成使用后第一张全家福。

二十三中、建港中学、晴川高中改扩建工程也顺利开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成功申报学前教育专项债,首批11所幼儿园利用债券资金完成整体装饰装修,将新增学前学位2790个,公办幼儿园数量得以创纪录地增长。


06队伍建设步入快车道

11月17日,汉阳区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工作动员会在墨水湖小学召开,标志着汉阳教育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

汉阳区教育局为落实教育人才培养规划,打造一流教师队伍,积极实施“青蓝工程”“骨干工程”“名师工程”,为骨干教师成长“架梯子”“压担子”“搭台子”,汉阳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80名教师获评第十二批区学带,150名教师获评区优青。教师节期间评选并表彰“防疫先锋”、第二届“四有教师”共计535名。

△座谈分享,共商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区管校聘,2020-2021学年度共计组织174名义务教育段教师进行交流。严格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教师60人,专项招聘17人,政策性安置免费师范生1人,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316人。提高合同制教师待遇,争取合同制教师奖励资金共计300万,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了预算资金逐年增长机制。

△青年教师朗诵《闪光的接力棒》。

07政府纾困民办教育

为减轻汉阳区民办教育应对疫情压力,汉阳区教育局严格落实“一对一”帮扶,积极摸排、掌握民办教育现实情况,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落实系列支持政策:

△9月1日民办幼儿园顺利开学。

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先后三批拨付市、区两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共计3882.48万元,拨付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专项补贴335.14万元。

二是鼓励减免房屋租金,积极协调帮助65家培训机构和56所民办园享受减免房屋租金总计超1530万元。

三是强化贷款、税费、社保等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30家民办教育争取低息、贴息纾困贷款约2989万元。

△幼儿园老师指导幼儿测温晨检。


08学校特色发展成果丰硕

2020年西大英才小学、郭茨口小学、晴川实验小学、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评为市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和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玉龙小学、十里铺小学评为市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快活岭小学评为市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晴高高中顺利通过市级示范高中督导评估。

2020年,西大街小学、钟家村小学、墨水湖小学、芳草小学、二桥中学、三寄宿中学、晴川初级中学、翠微中学八所学校通过武汉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达标校验收。

△二桥中学七年级“大话西游•品读经典”课本剧比赛暨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期中考核。

武汉三中、二十三中学分获武汉市首届高中领航学校、特色学校称号。

德才小学、十里铺小学、钟家村小学新区分校、七里中学通过武汉市第六批心理健康示范校评估;群建路小学、弘桥中学、钟家村实验小学、第三初级中学通过武汉市第六批心理健康合格校评估。

全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评比,武汉三中、钟家村小学、第三寄宿中学、二桥中学、晨光二幼荣获二、三等奖。

汉阳区德才小学、玉龙小学工会被评为民主管理“五星级”工会,武汉市拦江堤中学、汉阳区墨水小学、五里墩小学、玫瑰园小学、德才幼儿园通过四星级民主管理质量评估验收,武汉市弘桥中学、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郭茨口小学、陈家咀小学通过三星级工会验收。


09全国文明校园花落汉阳

区教育局积极组织各中小学、职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我区晴川初级中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初中段学校。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蝉联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称号,武汉市第三中学、汉阳区钟家村小学入选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


△晴川初级中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初中段学校。

二十三中、建港中学、第三职教中心、晴川初级中学、翠微中学、钟家村小学、德才幼儿园、招考办八家武汉市级文明单位(校园)圆满完成对江夏区山坡街向阳二村的精准扶贫工作。


10汉阳方案助推武汉智慧教育

2020年7月,汉阳区教育局直接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全国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实验区。经过激烈的角逐,汉阳区最终被确定为全国六个试验区之一。10月28日,中央电教馆在汉阳主办全国首场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区域培训会,对汉阳前期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汉阳区教育局以智慧教育应用为核心,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汉阳区智慧教育区域发展报告《搭建区校一体化平台,打造区域智慧教育生态》收录进教育部《中国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研究报告》一书。汉阳区进京进行了专题演讲,为武汉市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提供汉阳方案。

芳草小学智慧校园应用数据监控大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