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汉阳“四办”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2019-09-02 10:52

要闻

企业关心的,就是改革的方向。

行政审批改革,企业最关心三件事:时间长短、收费多少、办事方便。

近三年来,汉阳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许可事项由474个小项减少至394个小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

行政审批“瘦身”,换来的是市场活力的释放。数据显示,汉阳区近年新设立企业数每年保持约20%的增长。其中,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40余家。

改革的背后,是制度创新。

汉阳区行政审批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推行了多证联合踏勘、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制度,并将个体工商户登记等审批事项,下放到11个街道的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8月7日,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企业干部现场填写水土保持方案备案表,仅一个小时就取得了备案许可。

时间压缩了,一次办两证时限减一半

“一次办好两个证,效率太高了!”5月底,汉阳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上门为翡翠滨江立德幼儿园,一次性办理民办非企业设立登记和食品经营许可合并勘查。

区行政审批局现场勘查科负责人介绍,民办非企业设立登记和食品经营许可是两个流程,原来需要企业先登记,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并进行两次勘查。今年3月,汉阳区针对同一申请人开展多个勘查事项,实施一次勘查,同步出结果,将两次勘查合并为一次勘查,同步验收,实际办理时限由22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

该项改革,惠及区内民办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等所有民办非企业单位。据统计,汉阳全区每年民办非企业单位办件量近百件。

在合并勘查、证照连办、证证连办的基础上,汉阳区行政审批局以“开餐馆、开副食店、开诊所”为场景,订制3类共31个场景的主题套餐,为申请人编写简明版的服务手册,通过“有事请找我”专窗咨询,指导申请人选择适合的套餐,缩短办证时间。


费用减少了,整体评估办“大证”节成本

一个小时就可办完以前要花两个月才能办下来的审批手续,企业还可以省下几万元评估费用。8月7日,在武汉市作风巡查第八巡视组指导下,汉阳区行政审批局联合区水务和湖泊局,完成对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水土保持方案评估,423家园区企业今后遇到新改扩建项目,不用出园区就能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

“通俗一点说,就是给园区进行整体评估,发一个‘大证’,园区企业就不用再各自单独办理‘小证’了。”汉阳区行政审批局建设类审批科区域性水土保持评估负责人拿出一本多达近百页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介绍,以前企业需找专业机构编制该报告书,整个评审报批过程不仅耗时长,而且一个项目至少需要投入一二万元评估成本,多的甚至高达五六万元。

“一期评估时花了几万元,现在二期竟然一分钱也不用花了。”味好美(武汉)食品有限公司是第一个尝鲜改革新政的园区企业。8月7日上午10时,该公司一位项目负责人为公司新建项目“调味品生产基地二期新建生产车间”填写《水土保持方案备案表》后,仅一个小时就取得了备案许可。

办事方便了,个体户登记下放“就近办”

8月23日下午,商户姚荣先来到琴断口街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办理个体工商户新设立业务,从资料预审、名称核准,到现场出证,全程40分钟办结。“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审批事项下放到街道,就是为了让企业就近办。”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汉阳区琴断口街、洲头街、晴川街先行试点一个月后,8月7日开始在全区11个街道铺开,截至8月22日,已办理个体登记331户。随着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如今汉阳区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事项,已由2017年的90个,扩容至今年的137个。

2017年初,汉阳区行政审批局成立时仅有5人,业务办理从零起步,如今每年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0余万件,通过制度创新、环节优化,提前办结率年年保持95%以上。截至今年7月,全区“马上办”“就近办”比率达到70%以上,“一次办”“网上办”比率达到90%以上,获得多方好评。今年,汉阳区将启用近3万平方米的新政务中心,新环境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企业关心的,就是改革的方向。

行政审批改革,企业最关心三件事:时间长短、收费多少、办事方便。

近三年来,汉阳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许可事项由474个小项减少至394个小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

行政审批“瘦身”,换来的是市场活力的释放。数据显示,汉阳区近年新设立企业数每年保持约20%的增长。其中,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40余家。

改革的背后,是制度创新。

汉阳区行政审批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推行了多证联合踏勘、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制度,并将个体工商户登记等审批事项,下放到11个街道的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8月7日,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企业干部现场填写水土保持方案备案表,仅一个小时就取得了备案许可。

时间压缩了,一次办两证时限减一半

“一次办好两个证,效率太高了!”5月底,汉阳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上门为翡翠滨江立德幼儿园,一次性办理民办非企业设立登记和食品经营许可合并勘查。

区行政审批局现场勘查科负责人介绍,民办非企业设立登记和食品经营许可是两个流程,原来需要企业先登记,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并进行两次勘查。今年3月,汉阳区针对同一申请人开展多个勘查事项,实施一次勘查,同步出结果,将两次勘查合并为一次勘查,同步验收,实际办理时限由22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

该项改革,惠及区内民办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等所有民办非企业单位。据统计,汉阳全区每年民办非企业单位办件量近百件。

在合并勘查、证照连办、证证连办的基础上,汉阳区行政审批局以“开餐馆、开副食店、开诊所”为场景,订制3类共31个场景的主题套餐,为申请人编写简明版的服务手册,通过“有事请找我”专窗咨询,指导申请人选择适合的套餐,缩短办证时间。


费用减少了,整体评估办“大证”节成本

一个小时就可办完以前要花两个月才能办下来的审批手续,企业还可以省下几万元评估费用。8月7日,在武汉市作风巡查第八巡视组指导下,汉阳区行政审批局联合区水务和湖泊局,完成对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水土保持方案评估,423家园区企业今后遇到新改扩建项目,不用出园区就能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

“通俗一点说,就是给园区进行整体评估,发一个‘大证’,园区企业就不用再各自单独办理‘小证’了。”汉阳区行政审批局建设类审批科区域性水土保持评估负责人拿出一本多达近百页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介绍,以前企业需找专业机构编制该报告书,整个评审报批过程不仅耗时长,而且一个项目至少需要投入一二万元评估成本,多的甚至高达五六万元。

“一期评估时花了几万元,现在二期竟然一分钱也不用花了。”味好美(武汉)食品有限公司是第一个尝鲜改革新政的园区企业。8月7日上午10时,该公司一位项目负责人为公司新建项目“调味品生产基地二期新建生产车间”填写《水土保持方案备案表》后,仅一个小时就取得了备案许可。

办事方便了,个体户登记下放“就近办”

8月23日下午,商户姚荣先来到琴断口街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办理个体工商户新设立业务,从资料预审、名称核准,到现场出证,全程40分钟办结。“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审批事项下放到街道,就是为了让企业就近办。”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汉阳区琴断口街、洲头街、晴川街先行试点一个月后,8月7日开始在全区11个街道铺开,截至8月22日,已办理个体登记331户。随着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如今汉阳区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事项,已由2017年的90个,扩容至今年的137个。

2017年初,汉阳区行政审批局成立时仅有5人,业务办理从零起步,如今每年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0余万件,通过制度创新、环节优化,提前办结率年年保持95%以上。截至今年7月,全区“马上办”“就近办”比率达到70%以上,“一次办”“网上办”比率达到90%以上,获得多方好评。今年,汉阳区将启用近3万平方米的新政务中心,新环境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