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造绿化小景观 共同缔造社区美好家园

2022-08-17 16:21 敖楚昀 刘忆田子  

党建

党建

走进武汉汉阳汉琴社区汉江苑一期,随处可见迎风摆动的柳树、枝繁叶茂的枣树、四季常青的香樟树……一片绿意盎然,林木成荫。在这绿意之中,有一处“微景观”格外惹眼:拱形的花架上爬满了月季,娇嫩的美人蕉被木栅栏围起,一人多高的枇杷树长得绿油油,用旧轮胎做的花盆点缀在一侧,栽种在轮胎花盆里的三角梅开得正艳,该粉红的粉红,该嫣然的嫣然,成为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汉江苑一期首个绿化“微景观”试点

汉江苑一期属于还建小区,居民多为低保户、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同其他拆迁房小区一样,长期以来由于物业管理费偏低、物业费收缴难等多种原因,小区绿化基本无人打理。“汉江苑一期的面积比较大,里面种了不少大树,绿化面积约70%,生态环境还不错。”汉琴社区党总支书记舒恩来说,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居民为抄近道、蹭阴凉,踩踏大树底下的草坪穿行,造成绿化带“斑秃”,黄土裸露在外,相比周围的绿树浓荫,显得不协调。

“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经常有居民到社区反映这些问题。”对此,汉琴社区曾多次发动网格长、物业公司、楼栋党小组长、社区环保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通过入户宣讲、微信群宣传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成效甚微。

7月中旬,武汉市园林局“绿色驿站”服务项目走进汉琴社区,提供免费的花种、盆栽,并开设花卉绿植养护课程。借此契机,社区党总支班子牵头,经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社区环保志愿者共同商议,决定化“堵”为疏,充分利用“绿色驿站”带来的丰富资源,引导居民自己动手在被踩踏出来的草坪“小路”周围搭建绿化小景观,将土路打造成“花路”,希望能激发群众的“爱美之心”,避免更多的草坪被踩踏。先挑选人流量大的地方作为试点,效果好的话再逐步推广,直至扮靓整个小区。

汉江苑一期的西北角有一处闲置绿地,距离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仅20余米,上面种植的草坪因为常年被来往居民踩踏,已经出现一条土路,作为改造试点非常合适。听说家门口要打造“微景观”,小区居民踊跃报名,都想为小区绿化出一份力能工巧匠的双手下,废旧的汽车轮胎变身为耐用的花盆,承担起美化小区环境的新使命;在社区和“绿色驿站”统一安排下,20余名工作人员和爱绿护绿志愿者有条不紊地进行翻地、栽种、浇水等各项步骤;在园艺老师的指导下,一株株三角梅、绣球花、蓝雪花木槿花野牡丹让闲置角落焕发出容颜

“我们这些老人以前都是农民出身,种点花草根本不在话下,都愿意为小区环境建设发挥些余热。”参与了“微景观”搭建的退休老党员志愿者邓桂兰告诉记者,这些花草都于近日被种下,大多数的花期还没到,待到明年春来日,这里将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虽然由政府主导,但‘绿色驿站’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群众参与。”汉琴社区“绿色驿站”站长辛婷表示,该处“微景观”建成以后,怎样形成一种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是社区和驿站正在思考的问题。下一步,驿站打算联合社区组织“微景观”志愿自治队伍,以此唤醒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共同缔造文明生态的美好家园。

(作者:敖楚昀 刘忆田子)


走进武汉汉阳汉琴社区汉江苑一期,随处可见迎风摆动的柳树、枝繁叶茂的枣树、四季常青的香樟树……一片绿意盎然,林木成荫。在这绿意之中,有一处“微景观”格外惹眼:拱形的花架上爬满了月季,娇嫩的美人蕉被木栅栏围起,一人多高的枇杷树长得绿油油,用旧轮胎做的花盆点缀在一侧,栽种在轮胎花盆里的三角梅开得正艳,该粉红的粉红,该嫣然的嫣然,成为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汉江苑一期首个绿化“微景观”试点

汉江苑一期属于还建小区,居民多为低保户、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同其他拆迁房小区一样,长期以来由于物业管理费偏低、物业费收缴难等多种原因,小区绿化基本无人打理。“汉江苑一期的面积比较大,里面种了不少大树,绿化面积约70%,生态环境还不错。”汉琴社区党总支书记舒恩来说,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居民为抄近道、蹭阴凉,踩踏大树底下的草坪穿行,造成绿化带“斑秃”,黄土裸露在外,相比周围的绿树浓荫,显得不协调。

“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经常有居民到社区反映这些问题。”对此,汉琴社区曾多次发动网格长、物业公司、楼栋党小组长、社区环保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通过入户宣讲、微信群宣传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成效甚微。

7月中旬,武汉市园林局“绿色驿站”服务项目走进汉琴社区,提供免费的花种、盆栽,并开设花卉绿植养护课程。借此契机,社区党总支班子牵头,经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社区环保志愿者共同商议,决定化“堵”为疏,充分利用“绿色驿站”带来的丰富资源,引导居民自己动手在被踩踏出来的草坪“小路”周围搭建绿化小景观,将土路打造成“花路”,希望能激发群众的“爱美之心”,避免更多的草坪被踩踏。先挑选人流量大的地方作为试点,效果好的话再逐步推广,直至扮靓整个小区。

汉江苑一期的西北角有一处闲置绿地,距离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仅20余米,上面种植的草坪因为常年被来往居民踩踏,已经出现一条土路,作为改造试点非常合适。听说家门口要打造“微景观”,小区居民踊跃报名,都想为小区绿化出一份力能工巧匠的双手下,废旧的汽车轮胎变身为耐用的花盆,承担起美化小区环境的新使命;在社区和“绿色驿站”统一安排下,20余名工作人员和爱绿护绿志愿者有条不紊地进行翻地、栽种、浇水等各项步骤;在园艺老师的指导下,一株株三角梅、绣球花、蓝雪花木槿花野牡丹让闲置角落焕发出容颜

“我们这些老人以前都是农民出身,种点花草根本不在话下,都愿意为小区环境建设发挥些余热。”参与了“微景观”搭建的退休老党员志愿者邓桂兰告诉记者,这些花草都于近日被种下,大多数的花期还没到,待到明年春来日,这里将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虽然由政府主导,但‘绿色驿站’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群众参与。”汉琴社区“绿色驿站”站长辛婷表示,该处“微景观”建成以后,怎样形成一种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是社区和驿站正在思考的问题。下一步,驿站打算联合社区组织“微景观”志愿自治队伍,以此唤醒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共同缔造文明生态的美好家园。

(作者:敖楚昀 刘忆田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