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推动民生事项下放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2-08-23 09:35 敖楚昀  

党建

党建

近日,汉阳区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接到群众钱先生的求助电话。从电话中工作人员获悉,钱先生是一名在汉务工人员,目前租住在四新街道,家里有个小孩就要入读小学一年级了,需要开具一份《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用来办理入学手续。根据相关政策安排,在汉租房者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后,其子女可以靠租房统筹入学。然而钱先生一家因工作原因无法到现场办理,通过网络搜索和询问工友,钱先生了解到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或许能线上办理此类业务,便打电话过来寻求帮助。

在知晓具体情况后,工作人员主动加班加点,通过微信、电话耐心指导钱先生拍照上传房屋产权证书、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出租人和承租人身份证复印件。收到其上传的资料后,工作人员立即受理,随后通过内部流转给各相关工作人员按时办理,仅用20多分钟办结完毕,并及时将纸质说明邮寄给钱先生。“资料不用重复交,也不需要跑现场,效率还能这么高,真是太让人省心了!”钱先生对这种办事模式赞不绝口。


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办理业务

这是汉阳区推动民生类事项下放工作落地落实,进一步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品牌的生动缩影。去年4月,汉阳区在武汉全市范围内率先将47个民生事项下放至辖区各街道办理,很多居民表示办事更加便捷了。为持续延伸政务服务触角、实现“就近办”服务再升级,今年汉阳区再向街道下放退役军人、劳动就业、低保救助等26个民生服务事项。

“接稳”下放民生类事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从街道层级可办理的217个事项中精选出43个高频事项,详细编制了窗口业务接待手册,其中包含对失业登记、老年人福利补贴、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等15个下放事项的业务指导,为窗口服务人员精准高效开展工作提供指南。针对部分群众提出的“上班时间没空来,下班时间没处办”等问题,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想方设法指导当事人线上提交业务材料、完成业务操作,让当事人“一次不跑”也能把事办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

工作人员通过“云培训”平台集中学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工作队伍,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依托由区行政审批局创新研发的“云培训”系统,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民生事项下放业务线上培训。通过使用系统自带的“课程中心、模拟训练、在线考核、政策动态、答疑题库、我的证书”六大功能模板和数据分析功能,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流程在线讲解和线上考核,参与率为100%,分数均超出预期考核标准,确保学习“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此外,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每月还召集工作人员参与诸如老年证、80岁以上高龄津贴、个体工商、生育登记等高频日常业务培训,督促工作人员从“专科专能”向“科科全能”转变,逐步实现政务事项“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全科业务模式。

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将坚持“双管齐下”——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细节,做到“硬实力”提升、“软实力”同步;“物理集成”线上线下资源,收获“化学反应”般的质变效果,擦亮汉阳政务服务品牌,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

(作者:敖楚昀)


近日,汉阳区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接到群众钱先生的求助电话。从电话中工作人员获悉,钱先生是一名在汉务工人员,目前租住在四新街道,家里有个小孩就要入读小学一年级了,需要开具一份《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用来办理入学手续。根据相关政策安排,在汉租房者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后,其子女可以靠租房统筹入学。然而钱先生一家因工作原因无法到现场办理,通过网络搜索和询问工友,钱先生了解到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或许能线上办理此类业务,便打电话过来寻求帮助。

在知晓具体情况后,工作人员主动加班加点,通过微信、电话耐心指导钱先生拍照上传房屋产权证书、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出租人和承租人身份证复印件。收到其上传的资料后,工作人员立即受理,随后通过内部流转给各相关工作人员按时办理,仅用20多分钟办结完毕,并及时将纸质说明邮寄给钱先生。“资料不用重复交,也不需要跑现场,效率还能这么高,真是太让人省心了!”钱先生对这种办事模式赞不绝口。


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办理业务

这是汉阳区推动民生类事项下放工作落地落实,进一步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品牌的生动缩影。去年4月,汉阳区在武汉全市范围内率先将47个民生事项下放至辖区各街道办理,很多居民表示办事更加便捷了。为持续延伸政务服务触角、实现“就近办”服务再升级,今年汉阳区再向街道下放退役军人、劳动就业、低保救助等26个民生服务事项。

“接稳”下放民生类事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从街道层级可办理的217个事项中精选出43个高频事项,详细编制了窗口业务接待手册,其中包含对失业登记、老年人福利补贴、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等15个下放事项的业务指导,为窗口服务人员精准高效开展工作提供指南。针对部分群众提出的“上班时间没空来,下班时间没处办”等问题,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想方设法指导当事人线上提交业务材料、完成业务操作,让当事人“一次不跑”也能把事办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

工作人员通过“云培训”平台集中学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工作队伍,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依托由区行政审批局创新研发的“云培训”系统,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民生事项下放业务线上培训。通过使用系统自带的“课程中心、模拟训练、在线考核、政策动态、答疑题库、我的证书”六大功能模板和数据分析功能,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流程在线讲解和线上考核,参与率为100%,分数均超出预期考核标准,确保学习“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此外,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每月还召集工作人员参与诸如老年证、80岁以上高龄津贴、个体工商、生育登记等高频日常业务培训,督促工作人员从“专科专能”向“科科全能”转变,逐步实现政务事项“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全科业务模式。

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四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将坚持“双管齐下”——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细节,做到“硬实力”提升、“软实力”同步;“物理集成”线上线下资源,收获“化学反应”般的质变效果,擦亮汉阳政务服务品牌,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

(作者:敖楚昀)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