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
关于加强急难临时救助
《通知》强调,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3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未纳入低保范围的,经本人申请,由务工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
对其他受疫情影响暂未就业、基本生活面临困难的大学生,以及其他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临时困境的家庭或者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对经过应急期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较大困难的受灾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防止因灾返贫。
关于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关于优化办理流程
在2021年民政部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基础上,《通知》对个别条款进一步优化细化。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规定低保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通知》提出,对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的地方,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进一步压缩了办理时限。为适应流动人口救助需求,《通知》对非本地户籍人员申请低保救助、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也予以了明确规定。此外,《通知》首次明确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将极大便捷临时遇困群众申请救助。
怎么领取看这里
办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该去哪里?在武汉,这项业务已从线下“搬”到线上,在手机客户端上即可完成办理,9日获悉,民政系统对接大数据管理部门,针对高频服务事项,推进实现申请“全程电子化”。
目前,全市困难群众都可通过“鄂汇办”APP,线上申请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临时救助三项社会救助。
家住左岭街道的刘庆(化名)因患病后逐渐失去劳动能力,无法正常工作。家中开支主要靠父母接济和妻子四处打工来勉强维持。上月,刘庆所在社区得知情况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到其家中协助其在“鄂汇办”APP上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武汉市民政局低保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社会救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特困人员认定”“临时救助对象认定”三项政务服务事项已经接入“鄂汇办”APP,困难群众即可通过手机申请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登录平台后,居民可按照指引填写相关信息,进入救助办理页面,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市通过鄂汇办APP已完成4例低保办理业务。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社会救助的各项政策,实现救助申请的掌上办、随时办和跨域办,持续探索简化低保审核确认程序、精简证明材料、压缩办理时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真正实现便民服务“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