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已经或即将面对一波流行高峰。结合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奥密克戎株的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感染人数较多,后期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反弹,将显著弱于第一波疫情高峰。
普通人对于疫情可以用平常心对待,儿童及60岁以下的成年人群感染奥密克戎株后的重症率已是显著下降。
大面积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随着病毒变异与群体免疫力的变化,逐渐进入季节性常态化呼吸道感染状态,而百姓也越来越放松,逐步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度过这一波,我们会发现,新冠病毒无非是在我们的普通感冒与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病中增加了一员而已。
2.家人中脆弱群体的保护
老年人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但若没有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不是较为复杂的病症,重症风险也会相对低一些。
首先,一定要强化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新冠感染后的重症率,降低幅度高达76%-98%。
因此,对于目前尚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应抓紧时间,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期来临前尽快接种。从接种数量上来看,3针的保护力优于2针,2针的保护力优于1针。接种的每一针疫苗,都将会给人体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第二,我们应该尽一切能力,延缓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第一波疫情高峰中,医疗资源的紧张和短缺不可避免。若同时出现大量老年人群感染,则可能难以获得像平时一样充分的医疗照护。若能延缓老年群体的整体感染时间曲线,哪怕仅仅延后1-2个月,整个社会的疫苗免疫屏障会更加坚固,医疗资源度过第一波疫情高峰期,也会更充足与从容,护理院的老年群体发生疫情后的救治资源也会更加丰富。
第三,老年人一旦感染,需要家庭密切的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如果老人属于高风险人群,并且出现预警症状或基础疾病加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属于低风险人群,症状相对较轻,且已经全程接种疫苗,可以进行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服用解热镇痛药应当慎重,尤其是大量服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还可能因为服药后大量出汗导致低血压休克。
第四,老年人的保护,更离不开的是我们社会每个家庭的支持。青年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症率很低,因此若青年人自我健康监测后没有出现值得警惕的预警症状,则可继续居家隔离,把更多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就诊资源释放给更加需要的老年患者。但若青年人自我健康监测后出现了可疑的预警症状,仍然需要及时就近就诊。
在疫情高峰期间,与老人同住者也应当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自觉减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外出时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感染。如果年轻人们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及时进行抗原自测,并自我隔离(单间,单独卫生间)。减少和家中老人的接触。如不具备单间隔离的条件,在保证家中老人有照护的前提下,家属也可以选择集中隔离,降低老人被感染的风险。
在长长的抗疫隧道里走了3年,我们即将走出隧道,空气、阳光、自由自在的旅行,都在等待着我们。但在最后一程,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动员,新冠病毒不是针对单个人的疾病,而是对一个个家庭的考验,对我们社会的考验,我们需要每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行动起来,做自己健康的负责人,也做家中老人的守护伞,支持他们、保护他们。让我们齐心协力,尊重科学、凝聚共识。最重要的是,我们历经三年,以极低病死率走出疫情、回归正常生活,这才是我们国家引以为豪的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