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大武汉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节约集约用地新样板!汉阳向阳村经验亮相

©原创 2025-06-26 10:24

头条

(通讯员 成静 杨笑天)6 月 25 日,在第 35 个全国 “土地日” 这一重要节点,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向全国推介了武汉市汉阳区向阳村的创新案例 —— 探索用地功能兼容,实现建筑复合利用,为各地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当日,汉阳区向阳村企业代表受邀参与 “谈田说地” 系列沙龙活动,分享了向阳村在土地高效利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而早在 6 月 23 日,十几家媒体便走进汉阳区,对汉阳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武汉向阳物贸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深度采访,聚焦向阳村产业园案例的成果。采访中,汉阳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详细阐述了项目背后 “政 — 银 — 村 — 企” 四方联动机制,以及从规划编制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攻坚;武汉向阳物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感慨道:“村民从一开始的观望到全员支持入股,正是看到了土地盘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希望。” 副总经理则结合数据,展示了项目一期竣工验收后,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区域人气的显著提升。

时间回溯到 2023 年,这一年成为了向阳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转折点。彼时,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联合汉阳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部署,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为目标,主动与自然资源部对接,全力争取将武汉市纳入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在这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要行动中,汉阳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率先启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

向阳村敏锐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以村民入股的形式投身到向阳村教育产业园项目建设中。此前,向阳村在完成城中村改造后,虽成立了村办企业武汉向阳物贸发展有限公司,但受资金限制,110 亩集体产业用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而此次试点工作的推进,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汉阳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协同多方力量,打出了一套 “组合拳”。通过规划引领,采用 “定位 + 策划 + 规划 + 产业招商” 的模式编制专项规划,为项目发展明确方向;搭建招商平台,针对不同规模用地分类施策,有效解决了招商难题;优化用地布局,运用 “上拓下延” 的方式实现建筑功能复合利用,让土地价值得到最大化挖掘。

如今,向阳教育产业园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项目引入知名办学团队,预计完工运营后,不仅能为村集体增加 12.6 亿元资产、实现收益约4000 万元,还能提供 800 个就业岗位,切实保障了村民的权益。同时,项目创新发展教育产业,补齐了墨水湖片区的功能短板,建成后可满足 2000 名学生及 400 名教职工的学习和工作需求。作为武汉市首例利用城中村产业用地招商建设的教育产业园,其 “混合” 利用模式,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成功范例。

从曾经的低效闲置,到如今成为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典范,向阳村的蜕变之路,不仅是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创新,更是多方协作、政策引领下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汉阳区将以向阳村的成功经验为引领,持续践行全国 “土地日” 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探索更多土地高效利用新路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讯员 成静 杨笑天)6 月 25 日,在第 35 个全国 “土地日” 这一重要节点,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向全国推介了武汉市汉阳区向阳村的创新案例 —— 探索用地功能兼容,实现建筑复合利用,为各地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当日,汉阳区向阳村企业代表受邀参与 “谈田说地” 系列沙龙活动,分享了向阳村在土地高效利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而早在 6 月 23 日,十几家媒体便走进汉阳区,对汉阳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武汉向阳物贸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深度采访,聚焦向阳村产业园案例的成果。采访中,汉阳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详细阐述了项目背后 “政 — 银 — 村 — 企” 四方联动机制,以及从规划编制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攻坚;武汉向阳物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感慨道:“村民从一开始的观望到全员支持入股,正是看到了土地盘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希望。” 副总经理则结合数据,展示了项目一期竣工验收后,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区域人气的显著提升。

时间回溯到 2023 年,这一年成为了向阳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转折点。彼时,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联合汉阳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部署,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为目标,主动与自然资源部对接,全力争取将武汉市纳入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在这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要行动中,汉阳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率先启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

向阳村敏锐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以村民入股的形式投身到向阳村教育产业园项目建设中。此前,向阳村在完成城中村改造后,虽成立了村办企业武汉向阳物贸发展有限公司,但受资金限制,110 亩集体产业用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而此次试点工作的推进,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汉阳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协同多方力量,打出了一套 “组合拳”。通过规划引领,采用 “定位 + 策划 + 规划 + 产业招商” 的模式编制专项规划,为项目发展明确方向;搭建招商平台,针对不同规模用地分类施策,有效解决了招商难题;优化用地布局,运用 “上拓下延” 的方式实现建筑功能复合利用,让土地价值得到最大化挖掘。

如今,向阳教育产业园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项目引入知名办学团队,预计完工运营后,不仅能为村集体增加 12.6 亿元资产、实现收益约4000 万元,还能提供 800 个就业岗位,切实保障了村民的权益。同时,项目创新发展教育产业,补齐了墨水湖片区的功能短板,建成后可满足 2000 名学生及 400 名教职工的学习和工作需求。作为武汉市首例利用城中村产业用地招商建设的教育产业园,其 “混合” 利用模式,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成功范例。

从曾经的低效闲置,到如今成为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典范,向阳村的蜕变之路,不仅是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创新,更是多方协作、政策引领下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汉阳区将以向阳村的成功经验为引领,持续践行全国 “土地日” 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探索更多土地高效利用新路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