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阳科技创新事业双喜临门!
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
(简称“汉创院”)成功入选
2025年度武汉市
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名单
同时,成功备案
2025年度第一批
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
并加入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联盟
两项重量级市级资质加持
汉创院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的
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汉阳区点燃强劲创新引擎
01
武汉市新型研发机构
从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出发搞创新
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于2023年11月26日开始实体运行,是兼具技术对接、科技转化、投资孵化、招才引智于一体的科创平台,还是汉阳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被认定为武汉市新型研发机构,标志着汉创院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探索取得成熟成果。
△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位于四新大道28号武汉光明中心。
成立时间不长,汉创院凭什么入选?“答案在于其鲜明的‘三无’特质与由此激发的创新突围。”汉创院相关负责人解释,所谓“三无”,是指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不明确机构规格、不核定事业编制,以建设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出资孵化为手段,通过“小规模投入撬动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聚集院士专家团队及一流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也汇拢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和专业投资机构。
机制上的创新突破,让科技和产业在这里发生聚合效应。
△一瓶瓶啤酒产品正在百威武汉工厂快速生产下线。
去年8月,汉创院敏锐捕捉产业需求,联合全球啤酒巨头百威啤酒与双一流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微生物酿造技术创新中心。三方针对市场多元化、个性化及健康价值需求,集中攻关高端酒精饮料创新酿造技术与新品研发,成功建立精准控制技术。目前,已成功研发精酿啤酒新品6种,申报发明专利2项,新品营收超1300万元。
“在汉创院介入前,由于技术痛点,我们的很多创新想法难以落地。”百威啤酒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汉创院牵线搭桥,使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才、技术等关键资源得以加速导入产业一线。依托这一合作,百威新品预计未来两年将新增销售额6000万元,并获取14项知识产权。
△百威研发车间。
资源整合催化创新裂变,自运行以来,汉创院在有限的资金、人力、资源投入下,成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共建创新单元和科创平台,成功吸引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教授团队为首的一批高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扎根汉阳,这个年轻的“三无”新型研发机构,为实现汉阳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引擎。
02
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在获评新型研发机构的同时,汉创院近期还独立申报并成功备案武汉市先进复合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并成为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联盟成员单位。这是武汉市2025年度备案的第一批概念验证中心,该中心将重点推动先进复合材料在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2025年度第一批武汉市概念验证中心名单,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位列其中。
据了解,科技创新是一个由基础研究、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各环节紧密衔接的过程。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一般要经历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和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为科技成果提供从技术到商业可行性验证及市场化服务的新型载体,是打通科技成果迈向市场的“最初一公里”。
△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
“汉创院有自己的专家库,技术专家、创业企业家、产业专家、风险投资者、技术经理人等人才,对概念验证项目从风险投资、技术专业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帮助具有潜力的‘概念’降低技术和市场风险。”汉创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前在2024年,汉创院也曾与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一起成功备案武汉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含氢能)概念验证中心,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含氢能)领域开展科技成果筛选、概念验证、中试熟化、项目或企业孵化,以及产业化应用等全流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
░░ ░░ ░░ ░░ ░░
“我们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区直部门和街道配合,用好‘拨投融担贷’一体化支持模式,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汉创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核心目标就是把汉创院打造为一个兼具技术攻关、技术对接、成果转化、投资孵化、招才引智于一体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既是提供动力的“发动机”,也是连接各方的“传动轴”,破除过去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各自为政,成果转化不畅的梗阻。
汉创院正在努力拆掉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墙”,建立一个更灵活高效的创新孵化体系,把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形成一套能持续运转的模式,为汉阳加快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之城提供核心支撑。
欢迎有合作意向的高校团队
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工作者们
联系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
携手共进,科创未来
联系人:岳经理
联系方式:15737254647